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_2500字

(2019-08-08 19:59:03) 读后感
  •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 读后感(3)篇
  • 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读书赏析(3)篇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书赏析 读后感(3)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后感_1200字
  • 《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读后感_1100字
  • 《做不焦虑的年轻人:麦肯锡女神职场答疑录》读后感_900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
  •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读后感_700字
  •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_读后感_900字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_精选读后感_14
  •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读后感2500字

    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提问也是人的一个重要的能力。会不会提问?怎么提问?能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通过提问能否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通过提问能否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心中。提问是一种非常有力且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是让我们实现梦想的原动力,还能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产生新想法和新点子,让我们的人生和工作收获质的剧变。

    越是重要的问题,在着手解决之前,越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通过提问,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而提出正中要害的问题,将给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带来较大的改变。

    如果想摆脱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需要养成两点意识:①要对理所当然的事物抱有疑问。②通过提问让大脑运转起来。

    提问的好处

    提问带来的好处,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

    • 梳理杂乱的信息→整理信息,减轻工作上的烦恼
    • 找出事物的本质,缩短所需时间→减少工作中的无用功
    • 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发散我们的思维→更容易催生新点子
    • 引导至正确的方向→为工作上遇到的瓶颈或思维困境找出突破口
    • 改善人际关系→并非说服对方,而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对方主动地采取行动
    • 改变自我→可以帮助自己找出真正重要的或想做的事情,从而立刻付诸行动

    身处变化,经常提问

    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可能未必一直都是正确的。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是常识的事情,也要问一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真的是正确的吗?这样的认知真的成立吗?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是换成那样做的话也可以吗?……通过类似的假设试着检验这些常识。“搜索×提问”可以拓宽各种可能性。

    经常要挂在嘴边的问题:

    1.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2.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好的提问所共通形式

    问题只有一句话

    越是简单的问题,越能激发神经元突触(脑神经细胞的联结部位)的活跃度,从而产生出此前未曾有过的想法,这被称为跳跃性思维。

    不要带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要能让人变得积极

    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都不要问“为什么自己会遇到这种事情”,而是要去探寻“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能从中获得什么有益的东西”,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面向过去的提问。

    “怎么做才更好呢?”这是面向未来的提问。

    要能从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跳脱出条条框框的束缚,将焦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好的提问的四个方向

    1.询问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

    用Where、Why、How解决本质性的问题。

    • Where哪里出现了问题?
    • Why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How该怎么做?

    例如:到底……?

    2.面向未来的问题→寻找到“原本应有的姿态”

    所谓“面向未来的问题”,就是指并非一直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进行思考,而是从“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的视角出发、从期望的状态出发进行提问。能够跳脱出条条框框的束缚→以“这是真的吗”去拓宽可能性。

    例如:为了这个目标,眼下应该怎么做呢?

    3.跳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拓宽可能性

    当我们想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激发他人时,必须能提出可以颠覆其在思考和判断时所遵循的“信念体系”(信念或思维定式)的问题才行。

    例如:真正想去完成的大事是什么呢?

    4.引导对方说出真实想法→激发对方

    当我们想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激发他人时,必须能提出可以颠覆其在思考和判断时所遵循的“信念体系”(信念或思维定式)的问题才行。因为人们的所作所为,包括了①表面呈现的部分和没有呈现的部分。而那些没有呈现的部分,就是其有意识或下意识中所遵循的②信念体系。这通常是无形的,所以难以被察觉。甚至在信念体系的构成中,还包括了③内心情结的内容。

    例如: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

    所以,提问时,如果没有意识到针对对方的哪个部分进行提问,那么就不可能让对方摆脱各种束缚找到新的可能性,也无法提出能激励对方行为的好的问题。

    提问三部曲

    • 通过提问来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散式的提问
    • 以提问的形式给出假设=集中式的提问
    • 具体行动验证这一假设

    让大脑的思维发散和集中的问题

    发散,就是指从各种不同的论点或意见出发,想出点子、扩大讨论范围的一种状态。反之,将焦点集中到某一个论点或意见上,进行深度发掘的状态,就叫作集中。

    以5W1H的形式来了解状况并给出假设

    * Who(谁)——对方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 Why(为什么)——这项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呢?

    * What(何事)——无法回避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 When(何时)——什么时候会需要用到?

    * Where(何地)——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到?

    * How(如何)——如何使用?

    接近事物本质的提问原本是什么样的?

    最……的是什么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想达成什么?”“原本应有的姿态是什么?”……像这样自己提出一个假设,针对“非表面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提问的思路,就被称为主动进攻型。

    只将重点放在眼睛所能看见的问题上的思路,被称为被动反应型。

    进行深度挖掘的提问

    * So What?(因此,想表达什么呢?):对发表意见的目的进行提问

    * Why So?(那是为什么呢?):对所发表意见的“前提”进行提问

    Pain or Gain(是痛点还是益处)

    这件产品的卖点是Pain还是Gain?这件产品能解决顾客的什么问题?这件产品能为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正面影响?

    框架思维3C框架

    即顾客、竞争对手、自己的公司

    提出问题并加以验证

    PDCA就是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验证)→Action(调整)”这样的一种循环模式,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能提升工作效率。

    * 思考问题点Plan(计划)

    * 提出假设性的问题Do(执行)

    * 加以验证Check(检查,验证)

    * 调整之前的假设,然后实施Action(调整)

    什么是“好的提问”

    什么是能打动人的提问?

    * 消除“价值观的差异”

    * 不带有主观的判断

    * 拓宽更多的可能性

    提问示例

    “之所以不愿意做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不愿意做呢?”(主观判断)×

    “到底是什么在妨碍最终获得的结果呢?”√

    “有没有采取最正确的方法呢?”(下定论)×

    “如果是……可行吗?”

    “对于……工作,你认为怎么样?”

    为了提高人生的质量

    * 提问带来新的想法

    * 注重五感违和感

    * 让自己回到正轨

    “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提出“回顾性”的问题

    “自己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自己身上具备了什么价值呢?”

    重新找回自己

    “能否将眼前的工作变成让自己兴奋的事情呢?”

    “给多少钱都不愿意改变的事情是什么?”

    不要以不安的情绪来做事

    “你是以什么样的想法来做事的呢?”

  • 学会提问:麦肯锡工作法 读后感(3)篇
  • 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读书赏析(3)篇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书赏析 读后感(3)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后感_1200字
  • 《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读后感_1100字
  • 《做不焦虑的年轻人:麦肯锡女神职场答疑录》读后感_900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
  •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读后感_700字
  • 《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_读后感_900字
  •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_精选读后感_14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