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后感_1200字
(2019-08-03 04:34:26) 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读后感1200字
如果工作中的朋友让我只推荐一本书,我会推荐这一本。
第一次接触这本教人“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的经典著作应该也是那年读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作者无私的分享了自己的各种知识宝库,让人真是倍觉感动,于是下载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pdf版,看后顿觉自己之前那么多年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这些事情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
在一次次的注意下,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终于有所提升,至少很多时候会简要总结他人的“长篇大论”;能较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汇报工作请示领导的时候似乎也能简明扼要了;甚至有时候碰到跟我沟通时,讲了好多句还讲不到重点的人,心里竟然暗暗着急。
我内心深处清楚的知道,这是《金字塔原理》带给我的改变。当然,沟通能力的提升是个精进的过程,我还有很多要学习。
这次写读书笔记基本上算是重读此书,有以下感悟:
1.书中一些案例讲解个人认为需要具有相关知识才可以更透彻的理解,如果把此书中的方法作为一个工具的话,没必要太去纠结,要注重在自己平常工作中的应用。
2.读书要精选,之后才有可能会详读,阅读时务必边读边做笔记,至少画出重点,方便后续查阅,对于经典的书尤其如此,不然后续的重读会浪费很多时间。
精华摘抄:
1.一个人想要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关键是在开始写作前,先将自己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规则检查和修改。
2.事实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最初30秒内还不能了解清楚你的全部思路(后续阅读不要出现读者意想不到的内容),你就应该重写这篇文章。此外,标题及小标题能够突出文章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以便读者迅速找到关于某一个问题的详细论述,标题应呈现某种思想、观点或论点,而不是只说明要讨论问题的类别(不要用“我们的发型”或“结论”这类的标题,对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没有太大帮助)。
3.全篇文章的中心都依赖于读者提出的第一个疑问,或称初始疑问。这种疑问全篇只能有一个。如果存在两个初始疑问,这两个疑问肯定是相互关联的。
4.弄清新闻与思想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新闻”的真实性使有些作者认为有理由将其写入文章中。但是将一个思想与其他思想一起写入某篇文章中的唯一理由,就是这个思想有助于对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思想提供解释或支持。只有当某一组中的思想用归纳法,或演绎法适当关联时,才能合理地从中概括出较高层次上的思想。
5.当你对文章结构的思考已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你就应该开始写作了。更低层次上的思想不要放在构思阶段完成,而应放在实际的写作中完成。当你写完全篇文章时,还须检查一下全文的结构,务必确保每组中的各个思想之间确实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明确说明这种逻辑关系的隐含意义。
6.解决问题的诊断框架通常隐含在界定问题的序幕中。诊断框架-用来提出问题;决策树和项目评估检查技术图(PERT图)-用来阐述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
7.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赫伯·西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