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9-28 10:37:23) 读后感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800字
一气呵成,环环相扣,戏剧性极强。事先要告诉后来读者的是:这本书中的内容,大多纯属虚构,并不能做到年代、年龄、官职等细节的严丝合缝,改稻为桑这一书中重要事件也出自虚构,可以视作另一个平行大明时空发生的事。然而,书中对各色人等的刻画,十分精当,事件发展逻辑严密,让人相信,在这个平行时空中,确实发生着这样的故事。
对这段历史,我其实不太了解,对嘉靖、海瑞、严嵩父子、徐阶、张居正、冯保等人的认识仅限于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描述。翻开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先听说了同名的电视剧,在豆瓣被誉为神剧,剧名还有个副标题叫“嘉靖与海瑞”,掩卷深思,虽失之直白,确有点题之效。
按小说家言,嘉靖头脑精明权术高超,场面话也说得相当漂亮,却是个糟糕的主政者,明知所用为巨蠹,为一己之私仍重用多年,导致国库空虚,国力渐衰,应为国家走下坡路负主要责任。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上有私,下孰能公?!
嘉靖大私无公,天下为我一家,是为极阴,海瑞大公无私,一家欲担天下,则为极阳。
海瑞其人,以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描述,愚直、愚忠、愚孝,一味硬冲不计后果,浑身上下写满了不可理喻。而以书中观,这个海瑞形象则丰满许多,愚孝另论,实为忠直而有谋,奈何自上而下积弊太多,只能将血肉之躯撞向朽落的国家机器,以期振聋发聩一起沉疴,应以孤胆英雄视之,只可惜妻母儿女一同牺牲,也不免累及友人,一声叹息。最后的结局不是结局,看似有一丝亮色,实则有种更深层次的绝望。轮回周而复始,推动王朝走向不可避免的灭亡。
书中触及的问题线索很多,君主-内宫-外臣、朋党对峙、京城-地方、官-商-民,各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每一条线都有很多想法可以展开,以后有空可以做专题。小说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君臣共治的制度安排上,当然这跟刘和平一贯以来的理念有关,走向共和就是他的作品,但个人觉得还太过简单和理想化,谈不上是解决问题的灵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