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1566(下)》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9 01:45:23) 读后感
《大明王朝1566(下)》读后感1200字
这种历史小说看起来很是畅快,上下两册,总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没考证这本书是否符合史实,我还是当成小说来看好了,估计跟三国演义差不多,在相关史实上加工渲染成故事。 这两册书描绘了嘉靖在位的最后一段时间,上册书主要讲严党的衰落,下次多是清流的故事,重点当然是海瑞。严嵩主宰朝政多年,他提拔的官员可以左右政局,其子严世藩在父亲的庇护下,当然官场平步青云,他没有父亲在官场中的打磨,处世当然一副官二代不可一世的作风,手下的朋党贪赃枉法,民不聊生。严嵩在史实中的角色是怎样的我不太了解,但书中可以看到,他深谙官场之道,在伴君如伴虎的皇帝旁平安的度过了大半身,其为君为国还是有一定的贡献。他年老其子的胡作非为,把严家的政途甚至身家性命都丢了,当然这是后话。在民不聊生的时候,海瑞还有后面的张居正,徐阶以及裕王就是后面万历皇帝的父亲代表的清流,想方设法的扳倒严党。这这场政治斗争中,出发点虽然是改善民生,但在上层的政治斗争中,我丝毫看不到把民生放在考虑的筹码上,或许这就是政治,在其位谋其政,上层领导的考虑当然考虑的是地位是否巩固,下层的官员像海瑞,还是始终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这可能是他名留青史的原因吧,但看完后我对此人的看法多偏消极,这点后面再谈。 最后自然是清流扳倒了严党,自古得人心得天下。我觉得这个时候严党虽然铲除,但是人民依然处在水深火热,现在的矛盾当然转移到皇帝嘉靖身上,是皇帝的不贤。这时候有海瑞的死荐,起没起到效果,在结尾可以看出是有点效果的,把嘉靖气死了。但至少在一潭死水的封建中央集权的政体激起了一下波浪。裕王等人通过各种委婉的方式,嘉靖其实也没想让海瑞去死,所以海瑞捡回了一条命。 大概的情节就这些,最让我看的震惊的是海瑞的家庭关系,他的家庭惨剧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由于幼年丧父,他对母亲言听计从,而且那个时候以孝为先,导致海母对海瑞有绝对的控制,就连结婚后四十岁还大半的时候去陪海母晚上一起休息。就我看来,海母有点心理问题,或者说变态。海瑞在这方面太过软弱,由于有海母的干预,夫妻的关系非常不和谐。最后海瑞在牢中,妻子难产去世让人心痛。 文中的嘉靖的描写我觉得太夸大了,虽然为一代君王,其过人之处是有的,但文中描写他的智慧近乎妖,能看清各个臣子的属性,能准确调控忠臣逆臣的比例,让政局稳定。把群臣玩弄在股掌之中。这样的上帝视角的角色太没血没肉了。 还有几个人物的描绘也很出色,海瑞的挚友王汲用,李时珍,他们的正直,跟海瑞的友情很让人钦羡。皇帝身旁的几个太监李芳,黄锦都表现出奴才的智慧,圆滑的做人,但也难以保证一直能得以保全,这更加反衬出皇帝的反复无常,人治的社会可能就这样吧。最让人心痛的是政治斗争,牺牲的总是百姓的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