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_1300字

(2019-08-16 08:35:03) 读后感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_45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读
  •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第三部:隋唐(4册)》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读后感_6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读后感_7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读后感(3)篇
  •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3)篇
  •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1300字

    武则天接手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盛世,这就必须先说一个人。魏征,谏官的标杆,史书称他:“有志胆,每犯颜进谏,虽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为之霁威。”就是形容他对太宗进谏时的模样,虽然太宗天威震怒,他还是神色坚定,毫无惧色,而太宗也能渐渐的息怒,聆听谏言。他们两人,一个从善如流,一个直言敢谏,君臣之间,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的佳话,有许多的事绩,一直到今天仍令后人传诵不已。

    谏官也叫言官,职责是给皇帝提意见,正如台官的职责是监督官员。这种制度是秦汉就有的,但最为完备并起到作用是在唐宋。魏徵能够不断纠正唐太宗的错误,原因之一便在于他长期担任谏官。所以,谏官哪怕品级再低,发言权和影响力都不小,尽管他们只能提出批评。

    整整当了二十八年皇后的武则天一直活跃在大唐政治舞台,而且一直在洗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头十年为“皇后时期”,主政的基本上是李治,武后临朝不过偶一为之。中间十年为“二圣时期”,两人同时临朝,武后公开参政。到“天后时期”那会儿,高宗基本上不能临朝,皇权其实由武后行使。

    当李治在五十六岁那年病逝时,武皇后几乎没费多少气力就轻而易举地接管了政权。

    中华史上第一位,同时也是唯一的女皇,深信她是在进行伟大的革命。没错,革命在中国古代,原本就是变革天命的意思,比如殷革夏命,周革殷命。不过,商汤和周武都只是摧枯拉朽,武周却是在旧王朝兴旺之时,硬碰硬地由女性颠覆男权,难道不更该视为革命?当然是,而且旷古未有,开天辟地,只有武则天这样的女人才敢想象,才能完成。

    狄仁杰却让武则天修成正果,甚至立地成佛。这是女皇陛下自己都很清楚的,因此在晚期竟以“国老”相称,上朝时也不让他下拜。她的说法是:每见国老下拜,朕的身上就会疼。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更是痛哭失声。

    狄仁杰真正位居中央要职,影响武周政局,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帮武则天确定了皇太子。这绝不仅仅只是谁来接班的问题。不是的。应该说,正是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狄仁杰使自己和武则天都成为了政治家。

    武则天活跃于政坛的半个世纪,正是从治世(贞观)通往盛世(开元)的桥梁。但作为宰相,他至少清楚:帝国的版图在扩张,人口在增长,人才的辈出也由于女皇对科举的高度重视,有如长江后浪推前浪。

    实际上,庐陵王李显是在狄仁杰拜相的五个月后,被武则天以治病为名秘密接回洛阳的。这就雄辩地证明了,真正解决储君问题的恰恰是女皇本人。

    靠着狄仁杰润物细无声般的规劝和调教,武则天慢慢变成了从善如流的开明君主。

    则天大圣皇帝在豪华体面的软禁中孤独地死去,享年八十一岁。武则天的陵墓前树立着一尊无字碑。

    先天二年(713)七月,李隆基得到线人举报,太平公主将在四日发动政变。年轻的皇帝当机立断,抢先一步在三日那天将公主的党羽一网打尽。成为孤家寡人的公主殿下逃入山寺又回家自尽,不再纠结的睿宗也彻底交权。[插图]直到这时,大唐才真正有了新皇帝。他叫唐玄宗,也叫唐明皇。新时代开始了,它叫开元盛世。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_45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读
  •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套装共6册)》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第三部:隋唐(4册)》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读后感_6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读后感_7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读后感_800字
  •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读后感(3)篇
  •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3)篇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