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3)篇
(2019-07-23 00:23:30) 读书笔记
作者:易中天
易中天著的《易中天中华史(第4部宋元共4册)》为“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的套装,包括《大宋革新》《王安石变法》《风流南宋》《铁血蒙元》。中华文明的车轮驶入了新的时期。全新的大宋,全新的社会生活,全新的形势和战略。从五代之乱到清明上河,历史风云经历了怎样的变幻?蒙古人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迅速崛起。这又会对中华文明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本书这个顺序乱的,读起来是真的有点难受,不过也还好,就是四本书放的顺序差了点。
首先介绍大宋的三本。其实在之前一直也算是自诩对宋史有过一定的了解,赵匡胤黄袍加身夺皇位,杯酒释兵权罢武将。从此就有了特别重文轻武的大宋,又有杨家将,岳飞这些名将的故事传世,其最后的悲惨结局,也是验证了这句话吧。也有水浒传这一部经典小说来介绍大宋,虽然不全为真,却也能信大半,看到了宋史后期皇帝的昏庸无道,奸臣当道。其实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又对宋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宋朝也曾繁华过呀,虽然国土面积没有那么大,却也能够在经济上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非洲大陆,真是简直不敢想象的一种情形,一堆木板搭建的船体,不漏水的航行到如此距离,简直叹为观止。大宋的经济贸易简直算是中华专制体制下的一大奇迹,当然也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却也是专制体制下的一个亮点吧。
但是大宋到后期的入不敷出,各种花钱地方,早已没有了大唐的那种万朝来贺的场景,反而要在向各方用金钱换去和平,这不就是重文轻武的一大恶果嘛?
军权掌握在文人手里,可是文人又有几个有血性,范仲淹的边塞诗怕是没几文人能够理解把,更不要说是去写了,缺少了血性,自然就会各方委曲求全,只求有我这个位置就好。
收支不平衡,时,只能改革,却是有了算是正确的方法,没有正确的执行,因为这个改革从一开始的缘由就是错的,后来又如何能够对的了,自那以后怕是在没有王安石、司马光一样品格高尚的人了,渐渐的有了偷袭大金的状元,有了劝文天祥死的进士,这不仅算是一种失败,更是一种悲哀吧。
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是从第一本看过来的,就觉得自己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一步步崛起,又赢来了一步步的衰落,事物真的是物极必反啊,唐宋算是巅峰的不能再巅峰了吧,从元开始,一路走走走,,,还有点刹不住车了。。。
这本书从一开始看就特别期待铁血蒙元这本,因为之前看过成吉思汗的电视剧,很想在见证一遍他的奇迹般的发家史,但是写的不算很多,多多少少有点失望吧。不过一本书写一个大元,还结合世界分析,能有如此多笔墨也可以了。
今天和同学争辩,突然多了一个疑问,蒙古人的中国,算是中国嘛?到底是中国人的蒙古还是蒙古的中国,好像是,又好像都不是,我们一直背的唐宋元明清,现在感觉这个连接真的有点毛病,这个只能算是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吧,我觉得是不能算是中华朝代之一了,大元和中华好像差的有点多。算了,不管如何,至少现在我们56民族中还有蒙古嘛,哈哈
在想谈谈成吉思汗打遍欧亚,真的是骑马打遍天下,这一切谁能想的到,但是蒙古族毕竟是没有经过多少发展的,只打不守,打过去就屠城,不善政治,不善经济转钱,若不是耶律楚材、丘处机等人,估计蒙古帝国更是一团乱。不过我觉得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好像也是正因为他们不懂这些,才没有束缚手脚,才敢去骑马走遍欧亚,能够影响如此之大的真的也就这一个了吧。一个几乎改变了整个欧亚大陆发展的民族,简直不敢想象他们前段时间还在内战,还是四四分五裂,甚至都不算一个民族,只是一个部落,如果不是成吉思汗,真不觉得还会有第二个成吉思汗能走出来。之前一直相信时势造英雄,现在看了这么多好像感觉英雄造时势,成吉思汗是真的一代天骄,铁木真的这个名字相信也会被整个世界史铭记。
易老师的书还是一如既往地分析到位,逻辑明确,四分可能是有点苛刻了吧 哈哈,但是还是很期待明清史,毕竟这算是了解最多的历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 第(2)篇
喜欢易老的风格,以果索因,以史实推内幕,以政策制度说经济文化。通篇看下来,北宋王安石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也能看出个所以然来。司马光,王安石和苏东坡间的相爱相杀真是在神仙打架。公元1127年的北方天空是惨淡的,东京开封城的土地是染血的,徽宗赵佶可也曾吟诵过后主李煜那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果说岳飞是赵宋家国天下的牺牲品,那他背上的尽忠报国是华夏民族国家天下的魂。草原帝国的崛起简直可以说是成吉思汗的铁血人格史,成长发家史,野蛮征服文明不需要理由,只需要一支比你强大的铁骑。崖山一战,十万华人跳海殉国是何其悲壮,他们也许没有预料到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才没有那么轻易灭亡。
在两宋当一个家有余资的市井小民是一件幸福事。
杨澜:你说过去人们对待历史就是把历史放到解剖台上,然后一刀一刀划开来给大家看,你呢?是想做什么?易老:我是想把历史从冰箱里拿出来,能够迅速化冻,然后还能活起来。前些天把易老的百家讲坛《品三国》也刷完了,好评。古人不见今月,今月曾照古人,纵往事越千年,然人心不变,人性难改,以既定之史实辅于合理之人情求历史之真相,以今度古,有何不可。
历史不忍细读,细读常觉身似微尘之悲凉。
易中天中华史·第四部:宋元(套装共4册)读书笔记 第(3)篇
曾和好友讨论过,如果能回到古代,最希望生活的朝代是哪个,有说汉朝有说唐朝的,意见不一,确实,汉唐的雄风令人向往。但我倒是一直想回到大宋,不仅仅是因为我的古代偶像是苏东坡,更是因为,如果是皇亲国戚,那无论哪个朝代都能享荣华富贵(明朝不算),如果是贫苦百姓,那无论哪个朝代都是被压迫剥削的底层,而作为中间大多数的寒门弟子商贾人家或者些小州县吏,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才能体现这个帝国时代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大宋孱弱,边事无能,但也延续了三百余年,同时文化发展,科技进步,一派繁荣景象。我想去那时的临安看看,去泉州看看,生的时候好,那就听听柳永填词的靡靡之音,生的时候不好,如果有可能,加入岳家军“收拾旧山河”,看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一个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苦闷压抑的时代,这样的多元和无限可能,更令人神往!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