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花女》读后感_1600字
(2019-08-06 05:43:18) 读后感 -
《茶花女》读后感1600字
我读《茶花女》的历程颇为波折,总共看得时间只有三个多小时,而我印象里却看了一个多月,我的半个暑假。
当然不是因为读的很细,暑假回到家里可以选择的书就多了,《冰河》,《白鹿原》,《大宅门》(算是二刷),每一本对我来说都比《茶花女》要有趣的多。其实看书就图一轻松畅快,读《茶花女》,我有点累。
我最开始知道小仲马时只有十岁,还是在一个不愿意用父亲名号给杂志编辑投稿的励志故事中看到的。我知道《茶花女》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一个小学同学拿着这本书的儿童版给语文老师看,语文老师一句“不适合小孩子看”让我既对老师肃然起敬又对这本书敬而远之。终于,上了大学,成了年,可以不算个小孩子,可以名正言顺地看看了。
今天开车送老爹上班,回来午睡前把整本书看完,半晌无语,昏然睡去,醒来真的是“日薄西山”了。看这本书,真的有点累。
法国人的招牌就是浪漫,所有的商品一旦打上法国的名号便必定与罗曼蒂克有关。达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也是凄凉婉转,分分合合。达尔芒对玛格丽特一往情深,爱的真可以说是死去活来,到后来的报复也尽显他的在乎与痛苦。玛格丽特对达尔芒的种种爱答不理,到后来她却对达尔芒痴情,为了达尔芒和他的家人而甚至抛弃自己的幸福。好一段孽缘啊!
这本书讲的故事让我很容易就想到了《醒世恒言》里的《卖油郎独占花魁》,都是在描写一个妓女和一个男人的故事。不同是,卖油郎和花魁最终白头偕老,让人羡慕。达尔芒的爱人玛格丽特则最终香消玉殒,留下另一人孤独终生。卖油郎的故事的感动之处在于专情不已,癞蛤蟆最终享受到了天鹅肉。而达尔芒与玛格丽特的故事的泪点,则戳在爱情被现实即将压碎时,依依不舍放开的十指相扣的手。
这本书五百页,有五十页讲作者的遭遇,一百页在讲男女主人公相识,二百五十页在讲的幸福,一百页在讲他们的痛苦。
最后那一百页,却可以占去整本书一大半的分量。
玛格丽特是个妓女,换句话说,是个可怜的女人。许多作品都写过妓女,大多没有给这个群体一个很宽容的看法,《水浒传》说她们“得便熟闲。迎新送旧,陷了多少才人。”可见红颜之祸水。我对妓女这个群体一直抱着很同情的态度,大概是因为余先生那篇《这里真安静》的缘故。妓,拆字来说,就是受支配的女性,她们没有自主的权利,只能通过自己保护自己。一个弱女子,怎能在一群男人间自我保护?太难。她们刁难一切人,又被一切自以为高尚的人骂。正如雨果写芳汀沦为娼妓时的一句话:她沦为污泥,也沦为石头了。
现在一想,可悲,但可敬。
玛格丽特也有懦弱的一面,她在阿尔芒的父亲面前最终选择放弃。这里我想到了何赛飞老师扮演的杨九红。杨九红曾经也是个妓女,和白七爷相爱却受到来自大户人家的压力,好在她没有放弃,在白七爷的堂姐白玉芬家门口坐了三天三夜,最终感动了堂姐,嫁给了七爷。倘若玛格丽特也能如此。。。
玛格丽特的自尊太强,身体又太孱弱,受不了别人家门口的冷板凳。
阿尔芒是个痴情的男人,是个老实人,我本来以为可以看到一个郭靖黄蓉式的爱情结局,却只看到一个孔雀东南飞的悲剧,阿尔芒也是个可怜人,他的家庭太传统,不能允许他与一个那样的女人永结同好。他不敢反抗,他的身上还有父亲与妹妹妹夫的目光与期待,他同样有着太过的天真。这份天真,快乐了他,又痛苦了他。他天真地执着成就了爱情,他天真地报复又毁灭了爱情。不知道玛格丽特香消玉殒后他会痛苦多久,我希望不要太久,我也希望他能记到弥留。
至于普吕当丝,加斯东,伯爵,公爵等等,这些都是情场上逢场作戏的高手,爱情只是他们谋利或满足虚荣的工具,就此打住吧,不愿多提。这些人哪都有,避不开的,不成为他们就好了。
我写下这篇书评是农历的七夕,跟我这单身狗没啥关系,还是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吧?少一点茶花女那样的悲剧,生活不应该处处是名著,我还是更愿意看到卖油郎与花魁那样的通俗美好故事。
最后对我喜欢的那个女生说:你若是人间孤傲菊,我就做江湖惆怅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