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眠》读后感_800字
(2019-09-22 03:19:30) 读后感 -
《眠》读后感800字
一、读后感
这本书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魅力之处又在于结尾于此好像也无可厚非。主观原因的话,也许作者就只是想写部短篇小说呢,哪个结点最近便在哪个点停下。
再有,客观原因的话,不在这结尾的话,主角接下来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她还能得到些什么呢?通过这种生活,她暂时收获到的是与过去的自己连接,身体上炸裂的生命力,以及对死亡的思考。
但这些想来还是不足以抵挡她那令她厌倦的,称之为微不足道的现实与心里的那一丝由于不同于常人而带来的恐惧。我相信由内到外,这种失眠状态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
她的失眠,不是普通的失眠。而是不需要眠。什么样的人才会不需要眠呢?她查阅到睡眠不过是像维持机器运转般的机油般。那,她这机器是坏掉了,情感的缺失,不知从何时开始,导致了她坏掉了。
还有,一开始的梦魇的含义是什么呢,老人往她脚上浇水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水,有纯净、滋润之意,她那干涸的心灵,需要的是补回缺失的情感,而不是靠别的弥补。
二、欣赏
1.书中的内心独白很细腻。
2.文章虽短,内容丰富。
3.根据后记得知,春树在写不出小说时会写游记,是一位很灵活,热爱生活的作家。
三、问题
“假如所谓死,就是这样永远清醒着,一味盯着无底的黑暗。”作者打破了人们关于死亡的观点,一般大家都会认为死后长眠,魂魄投胎。
“小说中哪些东西最终又凌驾于作者之上。”这些东西也许包括有:利益,信仰,背景。这样的小说会具有一种矛盾感吧,这份矛盾也许容易令人察觉也许不易。那这本书呢?村上春树察觉到了他创作的哪些东西在他之上自由翱翔了吧。仿佛是演员般演完一个角色后灵魂一分为二,释放了又存储了。看起来,有所凌驾比较好。
四、疑惑
“足迹之类原本就是无谓之谈。把这种并存照旧维持下去,才是对我的至高要求。”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