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1100字

(2020-01-30 15:48:56) 读后感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10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4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赏析(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1100字

    可能是由于最近的新冠病毒吧,看了这本书,然后发现很多评论也是最近新增的,大多提到新冠病毒。

    本书的开篇和结尾都描写了埃尔贡山的景色,让人仿佛是在欣赏一幅美丽静谧的乡村风景画,但是谁能想到最致命的病毒也藏身于此。就因为一个人好奇探访了奇塔姆洞,或许只是因为一次不小心的碰伤指尖,从而感染上了马尔堡病毒,作者和译者的笔力深厚,夏尔·莫内的病发和死状极具画面感,在接下来描述其他病毒病发时都用了食物类比,形象贴切,让人再也没有办法直视这些食物了。

    无论是马尔堡,埃博拉,还是HIV,都是从那一片非洲森林传播开来,如果人类能够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不去捕捉猴子黑猩猩,不为利益驱使,我们是不是就不用遭受这么多病毒的侵害了呢?人类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就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了吗?人类也不过是地球万千物种中的一环,也许病毒于地球而言,只不过是自我消毒的一种手段,它把最致命的病毒藏在了热带雨林深处,只要人类懂得适度,也许大家都相安无事吧。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会有这样一种想法:会不会有一天,人类被地球核平,经历沧海桑田、日月变迁之后,再次出现智慧类生物,然后周而复始。病毒一次又一次升级,危害一次比一次大,停手吧,不要再去野生动物身上谋利了,人类真的太渺小了,人类做了什么,地球都记着呢。

    以前我总是觉得,别国发生什么事情,和我们好像并没有多大的联系,直到看了本书。人类利益共同体,我们正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面临着它带来的威胁,在人类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在灾难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来自热带雨林的危险病毒,可在二十四小时内乘飞机抵达地球上的任何城市。航空线路连接了全世界的所有城市,构成网络。病毒进入网络后,一日之间就能来到飞机抵达的任何城市:巴黎、东京、纽约、洛杉矶。夏尔·莫内带着他体内的那种生物进入了这个网络。

    希望本书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无畏源于无知,多点认识才能多点敬畏。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10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4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赏析(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