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_读后感_1300字
(2020-02-06 00:49:48) 读后感 -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_读后感1300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本书堪称《畅销的原理》的姊妹篇,理由是该书作者和本书作者研究的出发点基本一致,都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角度思考营销和传播问题,略有区别的是《畅销的原理》更多的从营销活动、营销行为本身去思考如何推动事物被受众接受,而本书则主要着眼于研究事物本身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属性。本书只提出并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产品、行为和思想不胫而走,而有些又石沉大海,怎么也红不起来,那些能够流行起来的产品、行为和思想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属性和特征。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导致流行的六个特征,我用一句话将其总结为“实用公共货币,刺激感情故事”。第一个特征是事物要具有实用性,这点很好理解,一个能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事物才会有人关心,否则不会引发人们兴趣的。第二个特征是事物要具有公共属性,要想被人们口口相传,就要能被人们清楚明确的识别感知,要让人们容易的理解和消化,如果无法识别,或者因过于晦涩超过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比如像相对论这样的高深理论就不具备成为流行理论的条件,所以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到被科学共同体正式承认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第三个特征是事物要具有社交货币的属性,所谓社交货币就是提到这个事让人感觉有品位、有面子,人本身有一种强烈的心理诉求,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卓尔不群,表现的比别人优越。前几年中国女士疯狂花钱买LV就是这种心理的驱动,而LV包的流行就是因为具备了很强的社交货币属性。第四个特征是事物要能在客户人群的生活或工作情景中找到或创建刺激物,这种刺激物要频繁出现在客户的环境中,要让这种刺激物与产品、思想建立一种强而有力的连接,让客户一看到刺激物就能想到产品或思想。第五中特征是事物要能激起人的感情,这种感情可以是兴奋激动,可以是愤怒痛恨,还可以是对事物的敬畏和欣赏。比如天天转发在朋友圈中的新奇搞怪视频,故意引发人们偏激心理的事件或现象分析,貌似有理但是又没有逻辑的心灵鸡汤,还有直接写上“不发就不是中国人”的激情小文都是典型案例。第六个特征是故事,故事是个神奇的东西,按照《人类简史》的看法,故事成就了人类。人天性就对故事感兴趣,如果想给一个人传达一个观点,大脑的过滤机制会起作用,他往往无法听进去多少,但是他却对故事大开绿灯,所以给思想加一个故事情节做的壳,就可以像加了糖衣的药一样,更好的给他送进去。
无论是这本书也好,还是《畅销的原理》也好,都体现了一种洞察,一种哲学,即在营销问题上,研究和剖析人类思维和感情的运作机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基础的一环,只有把这种机制把握住了,就可以因势利导,找到人性中的痒点,事半功倍地利用规律推动人们接受,推动事物在人群中流行,否则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我想这种洞察不知在营销中有价值,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事情上都有普遍的适用性,比如在管理团队工作中,在领导一项工作中,都有这种哲学的应用价值,当然具体工作情景不同,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也有异,操作手法也不能机械照搬,具体怎么做需要大家去思考、去摸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