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_精选读后感_800字
(2020-01-02 23:37:43) 读后感 -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_精选读后感800字
【感受】
这本书是诚意之作。体现在:
1.我能感受到,作者将自己“读书、讲书”的方法,拆分成非常简单的“脚手架”,想让未踏入这扇门的人学会。
2.作者是一位好老师,时刻注意鼓励“学生”(本书读者),在读过这本书后,愿意去尝试、敢于尝试。(我被鼓励到了,所以一改往日之懒和不自信,尝试总结这么多������)
3.樊登老师是一位实践者,他的成就不仅建立在他丰富的阅读量上。还建立在学生时期的辩论赛经历、在电视台做英文电影解读栏目的经历,等等之上。(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怎么办?但我想,活这么多年,我们肯定有其他类型的经历。再不济,书中也有很多案例。而且,在意识到经历很重要后,可以刻意积累、练习。)
4.本书提供了方法。从排版方式就能感受到用心呀。而且结尾附的思维导图真的很棒。
总之,感觉这本书是凝结了诚意的知识和经验,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感受,结合了“畅销书”的排版、构思技巧,而产出的诚意之作。
【闲言碎语】
以前听“樊登读书”,其实是有些存疑的,总觉得老师讲了很多不是作者说的话,而且好像只是讲了一些段子。听完后自己也没有太深的印象,没多久也就忘了。
但读完这本书,再结合同事的评价。我意识到,樊登老师讲书,是为了降低普通人对“阅读”这件事想象的“门槛”高度。而且,有一定趣味性,才能使人读下去呀。
关于“听过便忘”,反思一下听书时自己的状态:
1.上班路上,在公交上/地铁上听,似乎只是为了打发一小时的时间。听完便投入到紧张的一天工作中。大脑哪有容量思考、反思更多?
2.听完之后,没有记录,没有反思,也没有应用,活该会忘������(当然,遗忘也是一个自然现象)。
3.听书之前没有特别认真地选择听什么?缺乏目的性。(此处觉得自己浪费了一年的会员~)
总之,“听别人讲书”也是一种学习工具。如何用这个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琢磨和实践呀。
这次,我打算学以致用,尝试绘制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然后在年会上“实验”������,哈哈。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