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山之巅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18 00:22:00) 读书赏析 -
作者:迟子建
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群山之巅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青山常在牛羊壮,绿水长流鱼儿肥,在龙盏镇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中,迟老师通过小人物们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恩恩怨怨等事件折射出人性的阴暗面同时通过救赎的过程发掘小人物们质朴顽强坚韧的精神。
如果说在现代社会中利益是检验人性的试金石,那么在那个物质贫乏,精神贫瘠,生活窘困的年代,苦难就是检验人性的试金石。迟老师开篇就说辛新来这个孽子手持父亲的杀猪刀劈了自己后妈王秀满,由此开启了悲情大戏的序幕,这部大戏中包含了命运、爱情、苦难、欲望和生活:
辛开溜出生堕民之家,从小被买给地主家养马,战乱时分被鬼子抓去充当劳工,半路因为追狍子迷失归途,被人误解为逃兵,逃到龙盏镇遇到逛庙会的秋山爱子,娶妻为妻,因秋山爱子是日本人,又被人误解为汉奸,此生都被歧视、打压,命运悲惨,但新开溜始终默默承受依然保持希望的活着。
辛七杂作为一个屠夫,虽然五大三粗,但却是一个忠诚仗义之人,妻子王秀满去世后,虽然有陈美珍和单四嫂分别“登门拜访”,但是都被辛七杂拒绝,因为他心里始终住这一个人,这个人是榨油坊的金素袖,再悲伤的生活也需要有爱情来滋润,辛七杂终于鼓起勇气来到金素袖的家中,书中描写了两人相见的那一刻,“金素袖推开榨油坊的门,走到院子里。他看到夕阳中的辛七杂果然瘦了一圈。但他瘦的比以前精神了,腰直溜了,显得挺拔,而且眼睛里多了一种东西――悲伤中的柔情,分外动人,辛七杂打量金素袖,发现她也瘦了,而她的眼睛里也多了一种东西,似有星光闪烁,不像以前虽是明净的,但缺乏光彩。”这一刻两人心意相通,他们虽然爱的不是轰轰烈烈,但两颗炽热纯情的心使他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与他们爱情相呼应的还有一对特殊恋人,法警安平和理容师李素贞,两个人都是从事特殊的行业,一个是给人执行枪决,一个是给尸骨化妆让逝去的人带着美好的容颜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就是这样两个特殊职业的人,承受着村里人的孤立,谩骂,冷落,依然偷偷摸摸的爱着彼此。安平与李素贞是注定会相遇的,他们的爱情不是跨越生死的大爱,不是山盟海誓的承诺,虽然饱受折磨但是爱情却纯情炽热,是爱让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的到升华和解脱,唯独感到遗憾的是,相遇缠绵之后有更大的悲伤在等着他们,爱情注定无疾而终。
说完了命运、苦难和爱情再来说说欲望。欲望常能遮住人们的眼睛,让人失去自我变得卑微,书中的唐眉、辛新来无疑是被欲望所控制,一时冲动陷入泥潭,却要用一生来偿还。唐眉为了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爱情,无视道德、不顾伦理去给自己的好朋友下毒,而到头来她所谓的爱情也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她将背负着罪恶的十字架走完她的一生一世。辛新来,虽然出身卑微,没有良好的教育,没有疼爱,受欺负,但是不能把这个当做报复家人、报复安雪儿的借口,弑母并强奸安雪儿之后,并没有为自己的罪行道歉和忏悔,依然心存侥幸的与警察斗智斗勇,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之人终将被送上绞刑台,以祭当年犯下的错。当然结局如我预想的那样,犯下的错误早晚是需要偿还的,这个后果是需要当事人承受的,即便过了很久。
书中的故事或许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某个地区上演着,我们应该看到小人物们这种不向命运屈服质朴而坚韧的精神,然后抱有激情和希望的生活。
群山之巅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有时候,内心总会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想写下来,一来既然不足外人道就为己道吧,二来总是害怕遗忘。
我想,一本读了一半放下几周后依然热情不减的书是不该也不能被遗忘的。带来一股子热情的敬佩、惆怅与沉思也是不该也不能被遗忘的。
是谁说过每个作家都有个精神故乡的呢?临近边境的那片土地,一花一草一树都在为迟子建的“故乡”添砖加瓦。我贪婪地嗅着她这“故乡”的各色花香,流连在格罗江的江声之中,紧跟着阳光和月光追逐傻狍子……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浸上隐身其中的少数民族的神秘,我也愿追风逐影而去。可是人的贪婪总是会让他不满足于此刻。我总是在想,迟子建的描述之外,她的“故乡”还有多少透着秘光的美啊?
我真愿意和迟子建一样凭着女性独有的直觉享受这来自自然的浪漫并向着这浪漫继续幻想。可是,安玉顺、安大营、辛开溜关于英雄与逃兵的争论又把人拉回了现实。当然,还有辛欣来、陈金谷、唐眉、烟婆、林大花、安平……他们都像安雪儿的人生,得自于神灵之光又逃不脱人间的烟火,或是为权或是为利或是为了一时的欢愉。偏偏,辛欣来因身世而偏执,辛七杂善良情深,唐镇长阻开发因爱山水……到底,谁是好人谁又是坏人呢?或许真如迟子建所说“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
大自然予人们以无暇的画板,人们以沉思深情为底色画出了各色人生。这是一本没有主人公的小说,也是一本缺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完整的小说。因为缺了任何一个人,龙盏镇就不完整了,松山山脉就不完整了,格罗江就不完整了,我们能看到的属于他们的生活就不完整了。迟子建笔下的花来自东北这片沃土也在她对生活独特的思考中开得绚烂。
抛开主人公的问题不谈,《群山之巅》读来总是似曾相识。迟子建在后记里谈到她积累下来的小说素材为了方便自己的写作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每一个故事后都是回忆。殊不知,这种题材的这种处理方式与川端康成的《古都》何曾相似。迟子建每一个故事的回忆从龙盏镇的自然风光开始,川端康成的每一个故事从京都的自然、风俗开始。他们一样地展现了自己钟爱的“故乡”的风貌,下笔大气,情感细腻。不同之处则在于,川端既写属于大家的历史也写关于个人的故事,那对双胞胎的故事在他笔下开花结果;而迟子建则是写下了自然写下了历史写下了属于龙盏镇的群体主人公。虽不能评说二者究竟谁更胜一筹,但迟子建确有写历史细腻有余大气不足,写人的故事散乱有余聚焦不足的特点。但是,谁让迟子建的精神故乡太辽阔,谁让她想说的太多,谁让生活本身就没有结果的呢?这小小的一本书啊,如何能诉得尽说得完?
在《群山之巅》,对迟子建精神故乡的辽阔,我是向往;对她用细腻而深情的文字诉说,我是羡慕;对她于生活的浪漫与现实之中依然钟情于美好,我是敬佩。愿他日鲜花在群山之巅盛开,我也能在我的精神故乡追追太阳,吹吹风,看看月光。
群山之巅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每个故事都有回忆、满怀深情》
其实生活并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小说看似是分裂的片段,实则是相互联系的讲述了龙盏镇上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交代清楚了每一个人物的结局。
故事前后有一定的反差,辛永库是一个英雄却被唾弃成一个逃兵;安大营为情葬身却被塑造成伟人。
龙盏镇里的人心怀善良,彼此帮助,也一样迷信鬼神,柴米油盐。他们对待生活对待别人款款深情,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形成人物特色,例如:绣娘对自由自在的马儿,辛永库对狗,辛七杂对用烟斗吸烟用太阳点火等等,这些执念对故事的发展甚至产生了戏剧性的作用,也为故事开篇,结尾起照应。
龙盏镇不断有着新陈代谢,有人住进来也有人离开,新故事也在不断发生,这是群山之巅阿[爱心][爱心][爱心]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