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深圳工作站,依託深圳西涌天文台成立,2012年5月20日下午挂牌仪式在深圳西涌天文台举行。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等出席挂牌仪式并致辞,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主持挂牌仪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深圳工作站
- 外文名称: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workstation
- 行政区类别:国家天文台深圳工作站
- 所属地区:广东省深圳市
- 电话区号:0755
- 邮政区码:518000
指导思想
吕锐锋指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深圳工作站的成立对于深圳西涌天文台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深圳来说是一件喜事,是提升深圳西涌天文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关係到华南地区天文事业的发展。他希望深圳西涌天文台围绕“十二五”目标,抓住机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为我国华南地区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重要讲话
刘晓群认为,深圳西涌天文台立足深圳、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深圳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国家天文台依託深圳西涌天文台成立深圳工作站,是西涌天文台凭藉自身科研条件,逐步融入专业天文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力争承担各级天文科研任务的必然结果。
深圳西涌天文台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全体市民共享的民生工程。自2010年8月投入正式业务运行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集天文气象观测、科研和科普于一体的综合业务能力,先后开展了光学观测,太阳表面活动观测等常规业务与研究业务,并利用傅立叶光谱仪开展可见光及近红外太阳高解析度光谱观测,从而研究深圳上空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柱总量,为霾形成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探索宇宙奥秘,服务深圳市民,是西涌天文台的建台宗旨,建台以来通过媒体和网站等发布天象预报及科普活动报导110次,先后组织了日偏食、土星沖日、月全食以及天文摄影展等大型观测科普活动20多次,为594批次市民提供天文科普服务9.3万人次,其中西涌天文台接待2.5万人(日均接待20人)。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深圳工作站的挂牌,是深圳西涌天文台正式融入国内专业天文科研领域的良好开端,也是积极争取国内高水平研究机构的支持与指导,努力寻求科研成果突破,迅速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发展中,深圳西涌天文台必将充分利用现有科研资源,进一步开发60cm光学望远镜以及傅利叶光谱仪等高精度天文观测设备的科研价值,在行星搜寻、天体高精度测光和天文与气象交叉学科等研究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国际国内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