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林外史读书赏析(3)篇
(2019-07-20 00:06:23) 读书赏析
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绘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作品描写了深受八股毒害的儒生的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贬抑、讽刺了假儒士和假名士,批判了当时败坏的世俗风气;塑造了少数远离功名、追求自由的真儒士和真名士形象,其中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开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之先河。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对世界现代文学也有深远影响,堪称世界文学名著。
儒林外史读书赏析 第(1)篇
包罗万象,儒林百态。
才者不仕,仕者不才。
沽名钓誉自娱自乐,穷酸小儿矫情做作。
山野白身不乏高人,市井百姓重礼修身。
最有感触的一点其实是一个入世与出世的问题。个人感觉入世不仅仅局限于仕途这一个领域,无论从事哪一行哪一业,都要与人打交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来世间走一遭,谁都得沾一分俗世气,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怀揣不同的追求,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身无分文时争名逐利是生存的必须,这是入世,谁也逃不掉。但是衣食无忧后,寻找内在的一分空灵,蓝天白云,青草红花,午后闲洒,读书泼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虚名。这是出世。谁能够做到。
身在入世时奔波,
心于出世中洒脱。
儒林外史读书赏析 第(2)篇
十几个小时看完后,人名没怎么记住,功名没怎么记住。看着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只能又看了一遍,稍微理清了脉络。
总体感觉
那时候的人很仗义,几百两银子随便给,一面之缘就可以拔刀相助。
那时候也有现在的电信诈骗,网络贷款,还有仙人跳,也是有趣。
那时候的人也会走后门,找关系,抹平官司。
那时候的人,现在的人都会会因为你的锦衣玉食和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位高权重的人说的就是真理,身份卑微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庄征君啦
儒林外史读书赏析 第(3)篇
2019-56-儒林外史(吴敬梓)n本届初三,孩子们要把《儒林外史》看完,我也凑个热闹,每天翻翻看看,这不,在孩子们中考前,看完了。每个南京孩子都应该把本书看完,书中大量的南京地名,例如南京的上元县和江宁县有什么不同呢?查找资料,原来:以秦淮河(今内秦淮河)为界,同城而治,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此后两县并存的历史维持了近千年。(涨知识了吧)n文中~范进中举,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也记不清老师当时怎么评析的,就说范进中举的遭遇,映射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呵呵,科举制度不好吗?它给每一个没有背景的屌丝有了逆袭的机会,君不见古时从平民,通过科举考试而高中,然后自己继续努力,而成为高官,造福百姓之人,比比皆是。今日不也一样嘛,通过中考~高考~考研~而改变自己人生轨迹,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人,也大有人在。范进疯了,能怪谁?只能怪他自己,50多数的人,还一直参加科举考试,有什么稀奇,君不见今年仍有80多数老翁也积极高考呢。其实人生就是永不停歇的考试,在每次的考试中,提升自己,蜕变自己,只有考试最是公平,只有考试通向我们梦想的最佳路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