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下去的理由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1-29 07:58:50) 读书赏析 -
作者:马特·海格
24岁时,作者马特·海格不幸被命运选中,成为抑郁症患者。本书讲述了这个并不比任何人坚强的年轻人,一点一滴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马特一面以文学手法精确再现那些不被理解、无法言说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症患者发出那些不曾被世界听到的呼喊;一面又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在爱的陪伴下一次次击退黑暗的经历,向读者分享了一场绝望与希望并存、黑暗和温暖交织的生命之旅。著名演员乔安娜·林莉称这本书“甚至能救活几条人命”,亚马逊读者称“想把这本书拿给所有人看,因为它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
活下去的理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因为身边的朋友们陆陆续续的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感觉非常的痛苦。看到这本《活下去的理由》,抑郁症的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在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很多地区,自杀已成为生命的头号杀手,占死亡人数的1%。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因自杀死亡的人数超过因胃癌、肝硬化、结肠癌、乳腺癌和阿尔茨海默症死亡的人数。自杀者通常是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抑郁症已成为地球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抑郁症杀死的人超过其他暴力形式(如战争、恐怖主义、家庭暴力、人身攻击和持枪袭击)致死人数的总和。
为什么现代的进化会带来如此多的抑郁症呢?可能是因为现代的商业化导致什么东西都可以贩卖,而怎么样促使人们去买商品?那只能贩卖焦虑,利用焦虑去催生利益。
这个世界在蓄意催人抑郁,因为快乐对经济不利。如果现有的一切就让我们很快乐,我们何必追求更多?是呀,的确如此。但追求更多也是为了获得快乐不是吗?痛苦和快乐应该也是成正比的吧。
从心底来说,任何人都无法让别人来感同身受自己的痛苦。虽然我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其实很乐观积极向上,可奇怪的事我居然和抑郁症患者的一样,时常有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腐蚀感。或许我应该换个角度看待世界了。
活下去的理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太阳出来了,今天天气好好,我好想死”n“我经常半夜惊醒过来,不知道做什么就去看电视,拿着薯片嚼在嘴里,眼泪就这样吧嗒吧嗒流下来,我也没有知觉,等到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电视根本就没有打开。”n就我知道身边有抑郁症或者曾经患过抑郁症的朋友有六个。三个人告诉了家长,有一个是被学校的老师知道后偷偷通知了爸妈,另外两个则是瞒着父母,独自去看医生,独自吃药抗争。那些知道自己小孩有抑郁症的家长,一开始都会觉得女儿是在无病呻吟,甚至会大声质问她们: 现在你生活无忧,也不用赚钱养家,没有压力,凭什么抑郁?n可是就连动物也会抑郁的呀,人自然也会。有时候我们的压力来自于自己所面临的现状,也承受着上一代人灌输的焦虑。有的人性格就比较敏感,对别人过于宽容的同时会对自己极度苛责,认为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不好,从此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为此,我曾查过很多资料,很想为周围抑郁症的朋友做些什么,答案是我什么也做不了,就连安慰也是苍白无力的。能让他们走出来的只有他们自己,道理谁都明白,自然不用从你的嘴里说出慰藉的话,何况还有心理医生。只用陪在他们身边,告诉他们,自己一直都在,就足够了。
活下去的理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丘吉尔曾发出叹息:“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众多伟人如牛顿、林肯、梵高、达尔文跟丘吉尔一样,都是历经抑郁症的磨练。抑郁跟抑郁症是不一样的。抑郁难过几天,收拾好心情该干嘛照样干嘛去。而抑郁症,你根本就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它让你害怕出门,害怕一个人,害怕见到陌生人。像到几百米之外的商店买点东西,这对于抑郁症患者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只要一出门,就会觉得有什么东西跟上了你。那种恐惧感,就类似于小时候一个人走夜路,总觉得后面有个鬼在跟着自己。抑郁症患者不是软弱,不是简单的心理低潮,他其实是在被一种一般人很难想象的精神疾病所折磨。抑郁症最重要的是支持和陪伴。你永远不要对他说“振作起来”或“高兴起来”,除非你会提供具体的、万无一失的操作办法。对于患者来说,要想从根源上治愈它,你得先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然后找出自己不快乐的主因。《活下去的理由》作者海格说,一个人是无法靠自己走出抑郁的困境的。最好的办法是去跟家人沟通,让他们理解你,帮助你走出抑郁。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吧!这个理由也不需要多么伟大,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就好。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