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越简单,越美好:北欧的极简主义生活》读后感_1900字

(2019-08-10 16:59:23) 读后感

《越简单,越美好:北欧的极简主义生活》读后感1900字

简约生活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
1
这两天我又开始看罗敷的北欧极简系列书籍——《越简单越美好》,近几年来我对北欧的极简生活颇为感兴趣,觉得他们的生活简单又舒心,简直就是我理想生活的典范嘛。
带着这样的理想,我尝试着过上极简生活。
还记得第一次产生整理衣橱的想法是两年前,某个周末我忽然想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把衣服收拾整理好,把不穿的都捡出来扔掉,或者捐给有需要的贫困山区。
然而,当我撸起袖子开始干的时候,才发现我的想法太天真。我每拿起一件衣服,都会想起一些与之相关的记忆,甚至能清楚的记得当初和谁在一起,那天发生了什么。
这些记忆如放电影般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我才恍然自己为什么会一直留着它们,原来我是舍不得背后的回忆,总觉得丢掉它们之后,这些宝贵的记忆也会一并消失。
我劝服自己,还是留着吧。第一次断舍离宣告失败。
直到一年后,有段时间我每天早晨起床面对挤满衣柜的衣服却不知道要穿什么,我内心常常因此崩溃,明明自己并不缺衣服,却找不到想穿的。
再一次下定决心断舍离,我狠下心把那些很久不穿的衣服,不管其背后有多么美好的回忆,不管当初花了多少钱,一并拿出来统一放进纸箱里,然后拿到小区的旧衣服回收处。
做完这件事后,我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衣柜从此不再拥挤不堪,剩下的衣服不多但每一件都是我喜欢的。早上起床再也不用烦恼“今天穿什么”。
衣服的断舍离只是我开启极简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衣服,我还会不定时断舍离我拥有的物品——买了很久却一直不用的护肤品,面膜,没有收藏价值的旧书,积攒了很久的环保购物袋,鞋盒等。
我把这些东西从家里清除之后,房间和客厅都宽敞了许多。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烦恼也随之减少。
2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认为,我描述的极简生活就是简单粗暴的“扔扔扔”,其实不然,这不过是对待拥有的物品的一种方式而已。罗敷在《越简单越美好》里说起邻居索尼亚太太的故事,她是一个极简主义者,喜欢扔东西,她说:
“丢弃让你感到抛却多余之物的轻松。我原本以为丢弃那些东西会让我觉得惋惜和失落,然而不是,相反,这是一个得到的过程!在精简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更加明确想要什么!目标变得清晰,生活也变得清晰。”
对于这番话,我深表赞同。当我开始狠心丢弃那些不再需要的物品,生活真的变得越来越简单,同时我也会反思自己为何会买回那么多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
在我丢掉那些无用之物后,我得到了更多,得到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得到更为宽敞的生活空间,得到我更喜欢更在乎的东西。
在精简自己拥有的物品的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在往后购物时,我会更加理性,不会因为某些东西打折,没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就买回家。
我对打折的东西不再感兴趣,我只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还会挑选更有品质的。
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也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总以为拥有了很多东西就是幸福。
殊不知,拥有这些东西的同时,也是失去的开始。
前些天看到有网友说,本来想去海岛度假的,因为家里养了很多植物,她担心自己离开后它们无人照顾,最后只能放弃度假。她得到了养花的乐趣,却失去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世间是公平的,得到和失去同时存在,你得到什么,必然会失去另外的一些东西。
3
过简约的生活,不是鼓吹盲目丢东西,而是在清理物品的同时,从中掌握更多的生活哲学,学会如何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学会提升生活品质。
否则扔再多的东西都是徒劳,因为你无法领悟极简生活的真谛,必然会再次买回更多无用的东西。
我刚开始扔东西的时候,当然会有很多的不舍,毕竟那些东西都是自己喜欢的,比如有些衣服,买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只是由于款式不符合当下的年龄或者我变瘦了不能再穿。
那些不舍得丢的,大多都是花了不少钱买的,扔的时候就会有种扔钱的感觉,所以我第一次断舍离的失败是必然的。
当我扔掉这些不再需要的东西之后,我并没有因为失去而感觉不幸福,相反,我的幸福感上升了好几个level。
相比于拥有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更容易给我带来幸福感。
想要很多又得不到的话,人势必会生出很多焦虑。当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也不是说过那种清心寡欲的生活,这就完全没必要了。
我们活着是为了体验世间更多的美好,而这些美好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物质。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让自己的物欲无限膨胀,膨胀的物欲背后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的结果便是贪得无厌。
把自己从物欲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专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