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_1600字

(2019-08-26 21:47:14) 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1600字

妞妞,折翼天使

文/张健

和许多普通中国人通过《妞妞》这本书知道周国平不同,我是听了周先生的《听周国平讲尼采(两小时听懂尼采)》,才喜欢上这位把晦涩的哲学讲的通俗易懂的学者。

我是在书城搜他写的解读尼采学说的书藉才发现了《妞妞》和《宝贝,宝贝》两本书,好奇于一位睿智的学者会有怎样的家庭生活?这才翻看了这本书。

周国平用他朴实无华的文字记录了得知妻子怀孕初为人父的欣喜,孩子初生抱在怀里时的激动,未经满月获悉她患绝症时的震惊,对宝宝成长过程表现出的早慧的骄傲,到孩子离世时的恸哭……种种细节,无不牵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整个读的过程我不时泪目,甚至掩卷两天后,我耳边似乎依然听见周国平的哭喊:“妞妞啊,爸爸心疼死了!”

妞妞,那个满载父母的期盼和爱意而出生的女婴,是那样聪明、活泼可爱,而且对语言有着敏锐的识别与学习能力,不到一岁半就会说很多话了。

可惜,这个天使,出生后便被命运诅咒,还差三天满月时就被检查出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病魔最终还是在她一岁半时把她无情的带走了。

他们一家三口,从妞妞未满月就开始等待死神破门而入,该是怎样的绝望悲伤。

本书的第12章“磕着了”和第13章“艰难的诀别”,都是特别能戳中读者泪点的章节。

在离世前数月,妞妞的病情恶化,上颌肿瘤日日见长,快塞满口腔了;右鼻孔被肿瘤堵塞,只剩下了一个小孔;由于使劲用嘴呼吸,上嘴唇开裂,总渗着鲜血。可是这活沷的孩子,只要没那么痛,她便要叫,要笑,爱玩,常常笑出声来,疼痛袭来时立即又转成哭声,喊“磕着了”(孩子不懂为什么会疼,一次学步时摔倒磕到床头喊疼时母亲说了一句“妞妞磕着了”,从此她便记住了)。

决别前,咽喉的病变已使妞妞失去了吞咽的能力,连止痛的安眠药都咽不下去。她恶心,哮喘,却只能撕心裂肺地嘶叫着:磕着了,咳嗽了,如此而已。

这孩子,这样痛她都尽量忍。从出生三个月开始,她就学习忍受身上的痛楚。

我无法想象当一个父亲亲眼目睹这个招人疼爱不已的小生命不断离他远去,清楚的看见女儿的死亡和死前的痛苦是怎样一种复杂的心情。

妞妞让人心疼,这位父亲又何尝不是?!

“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

看着女儿马上就要进入不醒的长眠,在长眠之前,还必须痛楚万分地走过这些不眠的长夜时,周国平无数次想着应该让孩子安乐死,又无数次的在看到妞妞暂时缓过来时,犹豫挣扎,他们夫妻有多想能寻找专业的意见。

可是由于缺乏有关的立法,医生们都视此为畏途。尽管他们一致断定妞妞的生命不可挽救,任何治疗手段均已无济于事,但是,一谈及安乐死,无人愿担当干系。

再往前回溯,妞妞为何会得此怪病?依作者从记忆深处挖出的细节来看:

雨儿的表妹把流感传染给了怀孕五个月的她;发起高烧的雨儿还因与丈夫赌气坚决要打地铺,结果发烧的更厉害;然后急诊的时候又遇到一个蛮横麻木的女医生因而延误了治疗;更糟的是作者的那个医学博士的远亲,把雨儿拉去照X光,还照了两次!遗传排查证明,周国平夫妻俩都没有这个恶症的遗传因子,也许就是这一连串事故,才让妞妞这个天使般的孩子得了这种病。


8小时读完,我没有犹豫,给了这本书五个星。

正象作者自己评价的:他不知道怎么给这本书归类,它不像小说,也不属于报告文学。它只是作者生命中的一段历程,它却讲述了那个十八个月大的女婴的一生。

它很另类,他用一个父亲亲历的悲痛,展现出一个鲜活的病人世界。

它让人们关注医学人文学,推动人们反省今日医学的非人道状况。

它也让人们重新审视安乐死,关注是否应就此立法。

它也警醒准备为人父母者,要将自己的身心调节至最佳状态方好受孕,孕期还应该小心呵护母体健康,不吸烟(包括二手烟)、不得病,谨慎服药。

这就是我给这本书打五个星的原因。


2019/09/29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