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CSRE)是全国稀土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中国稀土行业的科技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
学会1979年11月登记注册,2011年被民政部首批评为4A级社会团体。
据2018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160人,常务理事53人;拥有个人会员4000名,单位会员58家,15个专业委员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稀土学会
- 外文名:THE CHINESE SOCIETY OF RARE EARTHS
CSRE - 属性:4A级社会团体
非营利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现任领导:理事长:李春龙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历史沿革
1979年11月,中国稀土学会登记注册。
2011年,被民政部首批评为4A级社会团体。
组织体系
代表大会
- 最高权力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五、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準;
七、决定本会终止事宜或其他重大事宜。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会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五、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制定和修改会费标準;
七、决定本会终止事宜或其他重大事宜。
-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本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名誉职务人选;
十一、决定学术年会、国际会议召开的内容。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本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名誉职务人选;
十一、决定学术年会、国际会议召开的内容。
十二、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机构设定
据2018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内设三个办事机构,下设15个专业委员会。有江西、上海和南京3个地方学会组织。
办事机构:综合部、学术部、科普部
专业委员会:地质矿山选矿专业委员会、化学和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火法冶金专业委员会、稀土钢专业委员会、铸造合金专业委员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固体科学与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农医专业委员会、催化专业委员会、玻璃陶瓷专业委员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发光专业委员会、永磁专业委员会、情报专业委员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
组织成员
据2018年3月学会官网显示,中国稀土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160人,常务理事53人,学会有个人会员4000名,单位会员58家。
业务範围
一、开展与稀土科学技术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生产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二、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三、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开展相关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五、依照有关规定组织编辑出版、发行学会刊物、科技书刊、科普读物、信息资料及音像製品,加强学会网站建设,传播科技信息。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託,开展决策谘询服务,组织会员和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发展战略和有关法规的制定,开展科学论证,提出稀土科技与产业政策建议,接受委託或承担组织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和评估,提供技术谘询和中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七、培养和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稀土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在学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会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评价和标準制定。
八、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九、受政府委託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组织、举办科技展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套用。
十、发展会员,完善组织建设,完成中国科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有关领导部门交办、委託的工作和任务。
二、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三、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开展相关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
五、依照有关规定组织编辑出版、发行学会刊物、科技书刊、科普读物、信息资料及音像製品,加强学会网站建设,传播科技信息。
六、受政府有关部门委託,开展决策谘询服务,组织会员和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政策、发展战略和有关法规的制定,开展科学论证,提出稀土科技与产业政策建议,接受委託或承担组织科技项目攻关、研究和评估,提供技术谘询和中介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七、培养和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稀土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在学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会各级机构的工作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评价和标準制定。
八、反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九、受政府委託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组织、举办科技展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套用。
十、发展会员,完善组织建设,完成中国科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有关领导部门交办、委託的工作和任务。
学术成就
学术刊物
- 《中国稀土学报》
《中国稀土学报》刊登有创新内容、实验数据较完整且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及热点研究领域的领先成果的首发论文,内容涉及稀土化学,地质选矿、冶金、钢铁、合金、农医、理化分析测试技术以及稀土发光材料,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超导材料、複合材料、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等新材料等方面的理论与套用基础研究。被Scopus、美国《化学文摘》(CA)(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2013)、俄罗斯《文摘杂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录。
- 《中国稀土信息》
《中国稀土信息》辟有:评论、要闻、专题、观点、市场、资讯、形象、数据、研究、文化等多个栏目。
荣誉表彰
2011年,被民政部首批评为4A级社会团体。
人才培养
- 科技奖项
2017年5月12日,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并设立了“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该会会徽图形如下:

精神宗旨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动员广大稀土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密切结合稀土生产建设和套用的需要,促进稀土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稀土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稀土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稀土科技与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反映会员和稀土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意见,维护会员和稀土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会员和稀土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
现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专业 | 职称 |
---|---|---|---|
乾勇 | 理事长 | 钢铁冶金 | 院士 |
屠海令 | 副理事长 | 半导体、材料 | 院士 |
张洪杰 | 副理事长 | 无机固体、化学 | 院士 |
丁海燕 | 副理事长 | 经济管理 | 高级经济师 |
张少明 | 副理事长 | 材料学 | 教授级高工 |
杨文浩 | 副理事长 | 冶金 | 教授级高工 |
龚斌 | 副理事长 | 物理 | 高级工程师 |
李波 | 副理事长 | 材料学 | 教授级高工 |
李春龙 | 副理事长 | 冶炼 | 教授级高工 |
杨占峰 | 副理事长 | 採矿专业 | 正高级工程师 |
任福 | 副理事长 | 经济管理 | ------------ |
黄康 | 副理事长 | 国际贸易 | 高级经济师 |
魏娜 | 副理事长 | 岩矿分析 | 高级经济师 |
林东鲁 | 秘书长 | 机械 | 教授级高工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