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700字

(2019-09-27 04:00:45) 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总的来说,作品以孩子的角度,描绘出的忠诚、善良、天真与背叛、自私、妒忌形成强烈对比,从最根本的认知让读者自我代入,感同身受。从小到大,哈桑就是个悲惨人物,仅仅是因为身份底下。他总是遭人嫌弃,却依然乐观;听到一句恶毒的狠话,仍然善良:遭到明摆的背叛,还是忠诚。故事中穿插的悲伤与欢乐,让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其升华,反复的情节不断冲击人们的心灵。两个鲜明的形象就此打下了烙印。哈桑似乎永远是个天使,阿米尔是个站在天堂边缘的魔鬼,软弱自私。

当看到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你感动落泪,又看到“爸爸紧紧地抱着我,不断的抚摸着我的后背。在他怀里,我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那感觉真好。”你起了警觉,你嗅到了讽刺的味道,心理防线差一点就被刺破,一句话让你想起自己的过去。我是否曾经也辜负过什么?人们总是从别人的创伤中寻找自己的影子。那是狼狈的,自己不愿看到的。很庆幸,阿米尔有个救赎的机会。于是乎你变得紧张,主张正义,为了看到阿米尔改邪归正。故事最后他做到了,可真的没事了吗?

多久之后阿米尔才知道,父亲开办了恤孤院是为了弥补生下哈桑的过错;哈桑为了阿米尔去检寻风筝遭到背叛;阿米尔又为了哈桑收养索拉博,而阿里却无法生育孩子。似乎阿米尔救下了索拉博心病就自然消去,殊不知,哈桑原来是自己的亲人,自己永远没有亲生的孩子。几年来邪恶像被抹去,到头来发现它还在这里。一段背负着罪恶的善良正义称之为救赎,道路之上就没有完美的结局,善恶有轮回,永远磨灭不了心灵的创伤。作者想说的追风筝的人,追的不是荣誉,追的是忏悔。尼采说过“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做个正直的人,风筝不用追,也不必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