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天下黄花(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
(2019-08-19 20:47:17) 读后感 -
《故乡天下黄花(典藏版)》读后感900字
用纸质书看完的,但是还是习惯用微信读书来写总结。
印象中老刘的语言应该是那种风轻云淡的幽默中参杂着些许味道苦涩的犀利讽刺,让你读完以后说不出来是轻松还是压抑,到最后不得不坦然接受这便是社会现实。但是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刘震云,整本书的语言描写给我一种余华的即视感,正面描写那些血肉模糊的场景,李文武因死后潦草埋葬而被野狗分尸的血腥、路喜儿被剖腹而死的惨状、牛大个等人“坐飞机”不得全尸的惨烈…各种千奇百怪的死法仿佛可以通过视觉神经直达我的大脑皮层甚至灵魂深处,让我一瞬间毛骨悚然。
然而这本书的安排又与余华的笔触有所不同,就《活着》而言,余华笑着写苦难抨击的是社会现实本身,书中的人物大多死于那个时代里的诸多“意外”,我会怀揣一种悲悯之心来看待剧中人物的死亡,内心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情绪。而这本书直面的似乎是人性本身,金钱和权力之间的斗争在那种时代背景下被无限放大,书中人物几乎全都不得善终。人与人之间自相残杀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通过刘震云轻描淡写一般地描述出来之后更是句句戳心,那些看似普通的语言在不经意间便有了直击人心灵深处的力量。
最初看刘震云是喜欢他那种环环相扣的讲故事方式,让我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但是到后来我才发现与其说刘震云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叙述者倒不如说他是一个还原社会现实的记述者,你之所以认为他的故事结构天马行空,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阴暗面。
刘震云的语言大多平实易懂,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读刘震云的文章是一件痛快的事,犀利的语言搭配上他似乎戛然而止又似乎韵味无穷的结局特点,使他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能让我的内心陷入无限的孤独之中而不得挣脱。刘老师的文章总是发人深省,但是反省到最后反倒是一笑置之,他对人性的剖析太过深刻,也太过露骨,看到最后我总是会有种看透世态炎凉的无奈感……
小女子涉世未深造诣颇浅,很多人说刘震云的作品颇有鲁迅遗风,对人性的批判入木三分,然而对于人性的丑恶面我们除了批判和抨击,究竟应该如何面对?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