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的道歉信》_精选读后感_2600字
(2020-01-16 10:50:21) 读后感 -
《外婆的道歉信》_精选读后感2600字
2020年的第九本书《外婆的道歉信》
“外婆说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1981年出生在美丽的瑞典赫尔辛堡,是瑞典近五年来最成功的作家,他曾当过卡车司机、专栏作家和博客作者。一天他把和自己父亲吵架的过程写在博客上,立刻爆红网络,并吸引粉丝纷纷吐槽。于是2012年他灵机一动写出了处女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开启了自己的畅销书作家之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令他一举成名,这部小说被翻译成25种语言,成为国际畅销书,2015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提名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就是看过了欧维,追过来看《外婆的道歉信》,这部作品是巴克曼“暖心三部曲”的第二部。开始了解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媒体评价:
在你准备读《外婆的道歉信》前,请准备好纸巾,并且准备好笑到肚子痛。如果2018年错过这本书,你一定无法原谅自己。
——《商业内幕》,2015最佳图书
巴克曼超级会讲故事,这些故事充满幻想又真实感人。——《圣路易斯邮报》
充满希望、谅解,宽容对待每个人的不同之处。合上书本,爱莎的故事将会永远与你伴随。
——《图书馆杂志》
巴克曼这次抛给我们一个神奇又温暖人心的故事。——《出版人周刊》
巴克曼的故事最让人赞赏的,就是他对于悲伤和失去的坦诚以及洞察力。真心推荐这个奇妙有趣、令人感动的故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太阳报》
读完巴克曼的作品,你会发现在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老人和小孩,巴克曼在一次采访中说:“最吸引我的就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那些社会既定法则的人。我想这可能也是巴克曼作品格外扣人心弦的原因所在,避开了社会主流角度,从生命即将结束老人和刚刚点亮烛光孩子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人性中的美好。
《外婆的道歉信》讲述了七岁的爱莎有个古怪又疯狂的外婆,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把重要的事情记在墙上因为墙不会丢,半夜从医院溜出来带着爱莎翻进动物园,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什么情况下,外婆都会站在爱莎这一边,为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就算是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不幸得了癌症去世,留给爱莎一项艰巨的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她得罪过的九个邻居。收信人包括一只爱吃糖果的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和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这一趟送信之旅让爱莎渐渐发现: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她听过的所有童话都更加精彩。这是一个关于爱、原谅和守护的故事,在合上书之后很久都难以忘记。
巴克曼尤其擅长讲故事,往往只用一两句对话或者一件小事,就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巴克曼的笔,带我们领略瑞典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精彩,把过程中精彩的片段分享如下:
1:“别的人只会从那些地方往外逃。她在世界各地救人性命,对抗邪恶,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2:“如果你摆脱不了坏事,就必须用更多‘好料’去盖过它。”
3:“外婆就是这么形容谎言的——真相的另一种版本”
4:“不是因为打女孩才是该死的懦夫!”她冲着校长咆哮,“这小子不是因为打了女孩才是个小混蛋,是因为打了人,任何人!”
5:“如果可以,你应该自己选择战斗与否,但如果战斗找上了门,那就狠狠地对着他们的下面来一脚吧!”
6:“不是所有的怪物一开始都是怪物。有些因为悲伤才变成了怪物。”
7:“如果你不喜欢别人,那他们就伤害不到你。”
8:“也许她对你失望是因为你对自己那么失望。”
9:“死亡最强大的力量不在于它能让人死去,而在于让留下来的人不想再活着。”
10:“处理恐惧得很小心,威胁只能让它们变得更大。每当某个家长威胁孩子,他的话就变成了恐惧的肥料。“马上。”某个孩子说,而家长则大叫:“不!现在!不然的话我就——”“砰”的一声,诺温的洞穴里又诞生了一只恐惧。”
11:“你怕吗?”妈妈问。
“怕。”爱莎承认。
妈妈没叫爱莎不要害怕,也没有试着骗她说不用害怕。爱莎因此爱她。
12:“应该去做我最害怕的事情,我应该嘲笑恐惧。”
13:“跟死亡讲道理很难。对你爱的人放手也很难。”
14:“生命真正的陷阱在于几乎没有人是彻头彻尾的混蛋,也几乎没有人从未做过混蛋事。生命的难处就在于尽可能多地待在“不是混蛋”这一侧。”
15:“人希望被爱,”布里特-玛丽引用道,“若没有,那么被崇拜,没有被崇拜,那么被畏惧,没有被畏惧,那么被仇恨和蔑视。人想给他人注入某种感情。灵魂害怕真空,不顾一切代价,它向往接触。”
16:“有时候当一个成年人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布里特-玛丽回避了问题。“其实,当个孩子,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爱莎咄咄逼人地说。”
17:“在不眠大陆,人们不说“再见”,只说“回见”。这对不眠大陆的人很重要,他们相信没有什么事物会真正消亡。它们只是变成了故事,经历了语法上的一个小小转变:由“现在时”变成了“过去时”。”
18:“那你们为什么在一起?”
“因为我们接受彼此本来的样子,大概吧?” “而你和妈妈想要改变对方?”
19:“要在自己过生日那天送出礼物,事情是这样的,在密阿玛斯生日这天你不收礼物,而是给别人送礼物。最好是你家里有的、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然后就把它送给你更加喜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密阿玛斯的每个人都期待其他人的生日,也是“你从拥有一切的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这句话的由来。
20:“如果很多人都与众不同,就没有人需要变得普通了。”
一边吸烟一边嘴里总是嚷着“他妈的”的外婆用她最粗砺也最细腻的方式帮助外孙女爱莎成长,我以为书中最后外婆想要告诉爱莎的是勇敢地去做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当然爱莎在外婆在所有人的帮助下,与妈妈与爸爸与整栋楼的所有人,最后与自己和解,这是我读过最治愈的故事之一。
你好 我是鱼玄机
希望这个故事带给你生生不息的温暖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