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1800字

(2020-01-17 22:31:38) 读后感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10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4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赏析(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1800字

    推荐指数五颗星。个人感觉这本书既有学术类、纪实类文章的严谨,又有着散文般的优美语句。翻译也特别老道,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而有美感。

    因为作者的努力付出,我们得以细致了解到埃博拉这种病毒,及埃博拉病毒染病者、科研人员的真实状况。作者仿似白描的写作手法,在即便书中没有一张图片的情况下,也让我感到了埃博拉病毒的凶残、科研人员的努力与无畏还有真实的恐惧。

    觉得作者还很喜欢用对比手法来写这本书,比如科研人员在介入埃博拉研究时的无畏与面对病毒时内心不时流露出恐惧的对比,人类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惨状与非洲迷人景色的对比,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对比,埃博拉病毒的凶残与它在微观世界里无与伦比的美丽对比……

    本书主要是写埃博拉病毒,但本书还是用很少的笔墨提到了美国官方、军方、普通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即便是在极端状况下每个人也在法律框架内做事。值得我们学习。

    习总曾说过:我们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确,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面前,我们是渺小的,也是无力和无知的。书中结尾处说,人类遭到埃博拉病毒侵袭,未尝不是地球为了平衡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而对人类肆意破坏热带雨林、破坏地球生态系统而进行的一次报复性打击。

    这本书应该既让我们知道埃博拉病毒的可怕,也应该唤起我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我的水平有限,书评只写这样多,复制粘贴书中末尾处的几段话作为我书评的结尾吧。

    从河流到海洋,大自然充满了杀手。
    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体的显现,无疑是热带生物圈遭到破坏的自然结果。这些新出现的病毒从生态被破坏的区域浮出水面,其中许多来自热带雨林破损的边缘区域,还有迅速被人类蚕食的热带稀树大草原。热带雨林是全世界最深的物种储备池,包含了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雨林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储备池,因为所有活物都携带病毒。病毒走出一个生态系统之后,往往会在人类群体中波浪式传播,仿佛是正在衰亡的生物圈的回声。列举一些新显病毒:拉沙热病毒、裂谷热病毒、奥罗波凯病毒、罗西奥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亚病毒、汉坦病毒、马丘波病毒、胡宁病毒、狂犬病毒属的莫科拉病毒和杜文黑基病毒、勒当泰病毒、科萨努尔森林脑炎病毒、HIV(无疑也是新显病毒,因为它对人类的渗透正变得越来越快,而且看不到尽头)、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奥-奈氏病毒、无名圣保罗病毒、马尔堡病毒、苏丹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埃博拉病毒、雷斯顿埃博拉病毒。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黑猩猩是一种热带雨林的濒危动物,但这种病毒从黑猩猩传给了人类,因此转瞬之间就不需要担心灭绝了。我们不妨这样说:热带雨林病毒非常擅长为自己争取利益。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快速突变病毒,它会不停改变。这种高频突变体犹如变色龙,在人群和个人之间传播时,会自发改变它的个性。它甚至会在感染过程中变异,死于艾滋病的患者往往感染了多个毒株,它们全是在感染者体内自发出现的。一种病毒能够迅速突变,也就很难研制针对它的疫苗。换个角度看,这说明艾滋病病毒是生态系统改变的自然幸存者。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新显病毒逃过了热带生物圈的毁灭,因为它们突变得比生态系统的改变更快。它们无疑擅长逃离艰难环境,因为某些病毒已经存在了四十亿年之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逃离沉船的老鼠。我猜艾滋病恐怕不是大自然展现出的最强力量。人类能不能在高危病毒的威胁下维持五十亿人口,这个问题谁都没法回答。无法回答。答案隐藏在热带生态系统的迷宫之中。艾滋病是雨林的爆发,但还只是开始。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10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读后感_4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读后感(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书赏析(3)篇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_8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6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5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8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