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2500字

(2020-02-20 19:30:51) 读后感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2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3)篇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3)篇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0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5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21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1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5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2500字

    本书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作如下总结。

    一、阅读层次

    阅读共分为四种层次的阅读,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四种层次的阅读是循序渐进的,高层次的阅读包含低层次的阅读。

    1.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即读书识字,可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从出生到学前或者幼儿园结束),阅读简单读物阶段(一年级),快速建立字汇阶段(二年级到四年级结束),精练阶段(五年级到小学或者初中毕业)。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即快速阅读。检视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粗读或者略读,一种是粗浅的阅读。

    有系统的粗读或者略读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和序(如果有的话)。

    2.研究目录页。

    3.查看索引(如果有的话)。

    4.阅读出版者的介绍。

    5.挑选和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

    6.随便自由翻翻书中的内容。

    粗浅阅读的规则:从头到尾通读一遍,遇到不会的暂时放过,不要纠缠于具体细节,注意把握适当的阅读速度。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即全盘的、完整的阅读,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即一种比较阅读,对比阅读。要求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

    主题阅读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单独使用的主题阅读,一种是与主题工具一起并用。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二、不同作品的不同阅读方法

    1.实用性书籍

    注重实践,按照书中理论过方法去实际去做。在评断实用性的书时,所有的事都与结果及目标有关。

    规则

    1.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

    2.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3.内容真实吗?

    4.这本书与我何干?

    2.想象类书籍

    规则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4.将想象作品分类。

    5.抓住大意。

    6.你不仅要能将整本书简化为大意,还要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

    3.戏剧

    建议

    1.记住悲剧的精髓在时间,或是说缺乏时间。

    2.在读旁白的部分时,你要想象这些台词是跟你一般身高的人所说出来的话,而在读悲剧人物的台词时,你要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大人物的口中,他们不只是在形象上,在实际身高上也高出你一截。

    4.诗歌

    建议

    1.无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2.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5.故事书

    建议

    1.快读。

    6.历史书

    建议

    1.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2.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书要提出的问题

    1.主题

    2.叙事手法和章节组织。

    3.指导作用。

    要提出的问题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警告

    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7.科学与数学类

    要确认主题。要发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要与作者达成共识。要找出主旨与论述。在评估或衡量意义之前,要能完全了解这本书才行。

    8.哲学类作品

    哲学作品的五种形式:对话式、论述式、面对争议、数学表达式、格言式。

    阅读建议

    思考,思考,思考。

    三、题外话

    1.如何做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可分为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

    做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

    3.在空白处作星号或者其他记号。

    4.在空白处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

    6.将关键字或者句子圈出来。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2.如何将众多规则运用自如

    先熟练运用各个规则,将各个规则连贯起来,再忘记各个规则,形成整体的习惯规则。

    3.主动阅读要明确的一些问题

    主动阅读要明确大四个问题:主题,作者的态度观点,合理性判断,自我收获和意义价值。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2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精选读后感_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000字(3)篇
  • 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笔记(3)篇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0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5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4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21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1100字
  • 《如何阅读一本书》_读后感_5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