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_1500字
(2019-09-26 11:00:46) 读后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1500字
《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本书在看译者话时已经被剧透了整个故事,所以阅读体验并不那么好。从书名来看,本以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的英雄传记,然而只是一个苦情悲剧。本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却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而所谓的心上人与她的丈夫在毁掉了一切之后却安然无恙地继续苟且于自己的生命中,他们的情感也许会因为这个事情而更懂得珍惜对方,也有可能跟以往一样互相独自偷欢。而一个这样美好的青年就如一片落叶一般轻轻激起一点涟漪,然后就漂流到河流中直至消失了。
end
2019.4.21
今天看了电影版,感触良多。首先,视觉上的纸醉金迷远比文字版要更有冲击力(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得不说电影的还原度真的超级高!而且有很多细节的处理高于预期,比如一开始在白纱中朦胧的美人黛西,真的太梦幻了!公路边上那个眼镜广告牌仿佛上帝之眼在审视着一切,粉色公寓里汤姆与情妇一行人的狂欢奢靡与原著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迷雾中闪烁的绿光(颜色已经铺垫了整个故事的基调),有趣的是轻松游走于上流社会和各路达官贵人之间的盖茨比在尼克的房子里第一次和黛西见面时的局促不安已经把他本质中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了。看完之后一直在思考,盖茨比的了不起到底体现在哪里?是穷小子到暴发户的逆袭?是对黛西忠贞不渝的追求?亦或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有人说盖茨比是美国梦破裂的典例,揭露当下物欲横流纸醉金迷人情冷漠的悲惨现状。正因如此,盖茨比的“携一人,过一生”的愿望就显得格外单纯而美好。有人说盖茨比是一切与抗动物性斗争成功的典例,他抛开了人性中的惰性与贪婪,保留赤子之心,从一而终地追求心中的美好。有人说,在欲与情之间,盖茨比的选择是更为“高级”的……如此种种,我认为盖茨比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可以作为动力的人,借此实现了命运的扭转;然而盖茨比也是不幸的,因为他的人生意义只为了这一个人,最后也断送在这个人的手上。除了盖茨比,我还想谈谈其他人,比如黛西,黛西也是个可怜的女子,她曾相信过爱情,然而似乎比爱情更看重物质的保障。我很难想象,如果盖茨比没有成暴发户,而是以一个很平庸的姿态再出现在她面前,或许她连正眼也不会多看一眼吧。在盖茨比的大房子里,盖茨比把各种材质的衣服扔向黛西时,她突然哭了,我不知道她的哭是因为当初没等到而后悔、遗憾还是因为终于有望被救赎而感到开心,但不管是哪种,都让我觉得廉价。在“坦白局”里,黛西一直表现得摇摆不定,胆小怯懦,在最后的“车祸中”,一切都充斥着阴谋的气息,综合这些,真的很难让人喜欢她。说到汤姆,也许是因为社会背景下的门第观,汤姆花重金迎娶了与他门当户对的富家女黛西。然而在拥有这般天仙美人的情况下居然选择保包养一个工人阶级的修车店老板娘(桃金娘)。可见汤姆的实际欲求还是蛮动物化的,他的阶级观也是蛮分裂的,然而令人惊叹的一点是,汤姆似乎爱桃金娘胜过黛西,即使最后了为了保名节带着黛西逃亡,但实际上在得知修车老板要带桃金娘离开时的心灰意冷和看到桃金娘被撞死时的痛心疾首已经说明了一切。最有意思的人设其实是尼克,也就是故事的论述者。电影中加了一个设定是,尼克因盖茨比之死对人性无比失望以至于要到疗养院看心理医生(书中没有这个铺垫),可见尼克是一个很爱憎分明充满正义感的人,然而可惜的是他自始至终都扮演的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无立场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面对姐夫的出轨和姐姐的偷情,他都扮演着神助攻的角色。但是人物并不无思想,正是他能有出世入世的意识,才能时不时置身事外。于是他在沉沦与逃离之间作出了最终的抉择。“我爱死了纽约这个城市”“我觉得纽约的一切人事物都让我觉得恶心。”
2019.4.22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