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巨婴国》读后感_1800字

(2019-09-24 15:49:36) 读后感

《巨婴国》读后感1800字

读《巨婴国》有感~~

公众号:夜下种子

文 | 大胖婷

昨天收到封说“巨婴国被下架了”,吓得宝宝我火急火燎地跑去看看买的电子书是否还乖乖在书架里等着我宠幸~~所以今晚就想说说有关这本书的部分感想。

首先,我不是很赞同“巨婴国”这个书名,如果是“巨婴人”或许会更贴切一些,国这个词未免有些一棒子打倒一船人的嫌疑,就像他说:

“经典的中国式图景中,主角,都是像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人,譬如你很难在中国画中找到一个昂然挺立的身体”。

我对中国画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我认为即使不是一个昂然挺立的身体,也有其自身独特的清风道骨~~

每一篇的连贯性似乎不够,可能是我看得太快的原因,后来有听到说这本书里很多内容是微信文章,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那不连贯就在所难免了。

在巨婴国中,有很多的词其实都是褒词贬说,就像集体主义其实用乌合之众更为合适,还有很多,我也说不上来~~就是感觉上有些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我们所理解的那个意思,感觉是绕着弯子~~

巨婴的心理:共生。这里武志红老师讲到了很多的成年人还处在婴儿前六个月的共生期,他有几个特征:

  • 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
  • 集体主义。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 统一思想。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思想里,这是构建共同体的关键,如果思想不一致了,共同体就有了裂痕。
  • 反对独立。这是双重的,一方面,集体压制个人独立;另一方面,个人离开集体就会破碎。
  • 没有界限。一树立界限,就感觉两个人之间彻底没联系了,就生分了。

(我说说我所理解的巨婴~~可能有些是书中观点,有些是自个琢磨的,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多指教~~)

其实这说的就是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这么一个人物形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人在网络世界上非常常见,很多人容易被潮流和热点所驱使,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就是一个找妈的典型,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这说的同样也是那些依靠网络的人,比方说各种转载和抄袭,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也是这么一类人~~

所以武志红老师他的很多分析都令我深有同感,甚至一度让我觉得那些文字就像另一个我陌生的自己。特别是在讲中国式好人的那一章。

我们先继续讲“共生”这里,集体主义,说到这个让我想起了最近开的“自私的基因”里的一句话:

“我的目的是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除了学术意义,这个主题对人类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它关涉我们人类生活的个个方面,我们的爱与憎、斗争与合作、馈赠与盗窃、贪婪与慷慨。这些本来是洛伦茨的《论进犯行为、阿德利的《社会契约论和Eibl-Eibesfeldt的《爱与憎书中探讨的主题。这3本书的问题在于它们的作者铸下了大错。他们犯错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进化论。他们错误地假定进化的关键在于物种(或者种群)的利益,而不是个体(或者基因)的利益。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我暂且把他理解为:一个自私而不是为集体着想的物种更能得以生存和延续。武志红老师提到:集体主义即“只有我们,而没有我”。就比如离婚这件事情,很多夫妻其实他们心里明白这样一起生活下去,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的,但是为什么不离婚?因为孩子,因为父母,因为三姑六婆等。原因说也说不尽,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和做的,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我们”。

这样的情况很多,比如我自己很害怕演讲,因为害怕出丑,害怕别人的眼光里自己不够好,结果就更加不好了

统一思想,有一种情况说的是“我妈妈说、我老师说、老板说的真好、这个大V说的真对、XXX名人说”就是我们潜意识地会很容易信服年长的有经验的人思想走,(虽然他们有时说的话很对)。而且我们很难去听取一个跟我们意见不一的人的想法,就好像一群人称赞皇帝的新衣时,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时,不管对错,都是错的,过红绿灯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我试过一群人闯红灯时,我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就像被罚站的学生一样,感觉错的是本宝宝一样~(>_<)~~~

反对独立:其实很多人都挺支持独立的,反而反对依赖,所以反对这个词,有点儿误导~~但是很多人都不独立,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父母惯的,但是他们并不反对独立。这有点儿像,我不让孩子吃糖,所以我反对孩子吃糖~~就像“父母在,不远游”,本身就是情感上多陪陪身边的人。用“空间绞杀”实在夸张了些,而且后面也说了“游必有方”。你要独立可以,当你要告诉我你在哪里,我好去看看你~~

没有界限:我觉得大家把界限分得挺清的~~只能说概念不同,结果不同。

拖延症实在太严重了,明天再继续说说这本书说我心坎里的地方。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