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辞》读后感_1400字
(2019-08-18 17:24:14) 读后感
《楚辞》读后感1400字
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艾青。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痴人,或因情深,或以智浅。毫无疑问,屈原属于前者。“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忠诚君王;“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他热爱人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志向高洁;“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追求真理。他不肯“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当举世浑浊,众人皆醉之时,他依然在高呼,在呐喊,在岂图唤醒统治者心中最后的良知;当力有不逮时,他不能接受“随其流而扬其波”的建议,不肯像靳尚子兰那样餔糟啜醨,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为社稷人民,为真理大义,他九死不悔。
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曰,在古代,这是个相当吉利的日子,父亲望子成龙,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寄予相当的厚望。屈原也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博闻彊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早年屈原的人生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如果历史如此继续发展下去,那史书上多的只是一个管仲晏婴类的能臣干吏,中国文学上将少了璀璨的一页。
跟两百多年前伍子胥一样,忠君之心终究挡不住小人的谗言之匕,因外臣张仪的欺骗,上官靳尚、令尹子兰、宠妃郑袖的蛊惑,楚怀王与屈原的外交政策产生冲突,屈原第一次被流放,而一意孤行的楚怀王也落得个为秦所迫,客死他乡的下场。襄王继位之后,屈平还没来得及幻想前程,再次被贬流。几年之后,白起攻破楚都,屈原有心杀贼,却报国无路,无力回天,愤懑无从排遣,只得以死明志,身投泪罗,葬身鱼腹。
屈原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曾“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不错,当时天下,哪里不是容身之地。君不见,前有吴起伍胥之辈,后有苏秦张仪之流,置故国于无地,有奶便是娘,到哪不是高官厚禄。就连江上捕渔翁都知道,举世混浊,就该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怀瑾握瑜不过自令见放。
是的,天下所有人都可以趋利避害,趋吉避凶,唯独他不会,因为他是屈原,那个与天地争辉,曰月争光的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里是我的家园,这里躺着的是我的祖辈父母,这里生活的是我的兄弟姐妹,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奋斗,有我的梦想,既然青山无处不埋忠骨,那么就让这涛涛江水来见证我的忠诚。
沧浪之水啊,楚人用你洗衣做饭,用你浣纱洗澡,你滋润我楚地千百万年,你养育了我楚国千百万人,你是我的母亲,我楚人的母亲。我渴望再次睡在你的怀抱中,就像无数年前你孕育我的祖先时那样,安安静静的躺在你的怀里。沧浪之水啊,请不要嫌弃我尘世的身体,我和你一样干干净净,我身体没有丝毫的污垢,我的思想也没有丝毫污染。沧浪之水啊,我的母亲,请接纳我吧,楚地虽大,秦人已占据了郢都,我已无地可去;不要怪我怯懦,我只想像年幼时躺在母亲怀里那样,躺在你的怀里,难道你忍心让你的孩子躺在污泥之中受辱?
让我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去,在这湘水楚地中,做一个干干净净的梦!
另附一首之前给屈原作的词
永遇乐
误入荆渚,寻不见,旧楚服颜色。又至江边,孑影成二,非三闾者谁?形枯色悴,被发涉江,浑失旧日风采。及相问,萍浮随雨,飘絮有悲回风?
惜往日,随侍游章华,多少美人成思。抽思今,怀沙仍惜诵,不过颂橘哀郢。尧舜不复,百鬼猖行,九歌安可问天?不如向,沧浪水底,也净余身。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