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后感_2300字
(2019-08-22 17:18:26) 读后感 -
《罗辑思维: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读后感2300字
【前面主要是铺垫,大家可以选择跳过】看过几期《罗辑思维》,觉得罗胖的定位非常好,其实他解决了一个痛点:那就是阅读效率。现代社会,大家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以及很多娱乐形式的普及,个人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受,我想要读书,想要学习,但是静不下心来,内容那么复杂,我看不进去,理解不了。而且这么多书籍,畅销书,推荐书目,必读书单,怎么选择,感觉再多的时间也不够。
罗胖给自己的定位是大众的读书人,也就是帮大家读书,然后提炼出精华和核心,这样你看一集《罗辑思维》就等于读了好几本书。罗胖是媒体人出身,学识,见解,人脉都很广,做这样的节目倒也轻车熟路。
这里头又有一个现象,媒体的特征一方面是传播,另一个特征是立场。对于新闻和时事热点来说,站在主流思潮和立场上发表观点是相对容易的,对于做书籍的解读来说,这里头就有很大的挑战。
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咱们看《罗辑思维》,总会有很多观众会“骂”罗胖,罗胖的心态倒是不错的。
这里头的矛盾,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观众的认知还不够,不能完全理解罗胖的思维。另一方面是罗胖即使学识渊博,有自己的团队,但他做的节目涉及很多领域的书籍。
①对于不同领域的书籍,先别考虑作者的水平,读者不像作者在那个领域深耕,能够理解多少是一个问题。如果理解不够深入,传达给我们观众,会让一些专业的人不满。
②理解深入,又如何表达,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像不同的人讲易经,有的人讲得头头是道但老百姓听不懂。有的人能够用很通俗易懂的例子和语言来解读,老百姓都能听得懂。一期节目怎么策划得让大家看得懂学得到东西,也是一大挑战。
读罗胖的书,我发现有些章节是写得很透彻,深入浅出的,即使这个领域我是小白,都能够很好理解获得启发。但有些章节是有点庙堂之高的感觉,讲一个东西引用了另一个东西作为论据,如果那个论据不能通俗易懂的话,整个论述都会变得晦涩难懂。如果说一个现象的本质是100分,作者理解后写出来可能就是70分,罗胖的团队去解读可能就是50分,如果举的例子不是很恰当的话,自然会有很多观众表示质疑和批评。
但总体来说,我是喜欢这样的形式的,自媒体本来就是碎片文化中的一块,只能吸引一部分认同的人。而这样的形式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人解决了读什么书,如何吸收内容的问题,让很多小白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已经发生,正在出现以及未来将要出现的事情。
【正文】为什么讲了这么多题外话,我觉得读者读罗辑思维的书之前应该有这样的认识:
①罗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个世界。
②罗辑思维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我们不要盲目随大流,也不要盲目对抗,要学会博观约取,独立思考,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不断完善。
这本书主要讲中国为什么会崛起,列了几个方面:虽然感觉书中有点为了秀内容而秀内容导致逻辑不够连贯,但是比较核心的点还是提出来了。
一,中国崛起的基础:
①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②庞大的人口基数。③在全球化的市场协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二,中国还有很多可以释放的活力:
①内需市场,消费升级。②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包括土地所有制,国企改革,郑商关系。
三,中国的大国修炼成长的几点思考:
①中国经济大趋势的推进方向。②中国人在国外被排斥的现象解读。③保守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解读。
这里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保守主义和理想主义。简单来说,保守主义就是认为人类很渺小,认知是从少到多一步步积累的,所以当决定一件事或者评判一件事的时候,会更多借助于已知的范畴来评判,这样的风险相对是比较小的。理想主义是认为人类能够创造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提倡一些创新性或者改革尺度很超前的行动。个人认为,这两者都很重要,因为大部分行为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范畴基础上去延伸,验证,积累和完善。这样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打个比方,我认识了一个朋友,想请他吃饭,贸贸然带他去吃,可能会选到他不爱吃的餐馆,然后败兴而归。但如果我对他进行了了解,比如是哪里人,喜欢什么口味,对什么忌口,比较爱吃什么,这时候再依据自己与之喜欢的共同品类,推荐一家餐馆的风险就大大降低。
对于理想主义,提倡很多尝试,从而找到有益,说白了就是不试试怎么不知道不喜欢,这样的积极探索,是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新的方向和发展机遇的。同样的例子,我如果依据这个朋友以前的喜好,推荐的还是在原先基础的。但如果我知道一家餐厅有新潮的招牌菜,执意带他去试试,结果他从没吃过这样的菜,大加赞赏,这就是意外惊喜。
听到这里,应该就有感受了。保守主义就像去买上市后的公司股票,你知道公司所在的行业,发展模式,前景。理想主义就是去投资全新领域的初创企业,也许会失败的很惨,也有可能会摸索出新的道路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其实这两类的思想都是很重要,既有矛盾,又相互促进。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在制度,行业开放,科技创新等很多方面确实相对保守,导致跟很多发达国家有差距,但不能否定的是过去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
不管是理想乐观派还是傻帽悲观派,都有存在的理论依据。
我们的美好愿望都是希望未来祖国越来越好,繁荣富强。能够看到很多有益的一面肯定是值得欣喜和发扬光大的,但是老祖宗教导我们敬天悯人是有道理的,毕竟这个世界才只是和平了几十年,单纯以商业角度和政治角度理解世界格局都不够完善,不排除我们考虑之外的情形会发生。那时候我们再去讨论谁对谁错是没有的意义的,因为不好的结果是需要大家一起承担的。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本分,积极应对,既不能盲目乐观,也绝不畏缩不前。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