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雅舍谈吃 读后感(3)篇

(2019-07-04 00:10:10) 读后感
  • 《雅舍谈吃》读后感_900字
  •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

    雅舍谈吃在线阅读地址

    雅舍谈吃 读后感 第(1)篇

    因为这一年来经常被吐槽做饭难吃,自己很是汗颜,却又不能不做,工作日下班早了一有时间,或者周末时候,都要自己动手做饭。我想既然无法逃避任务,那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做的饭越来越好吃才行。查找菜谱相关书籍,就找到了这本书,想到自己那年在重庆无意间路过雅舍,并进去驻留了几个小时,知道梁实秋老先生文学功底了得,自己对雅舍又有不错的感情,就开始读这本书了。雅舍名字很好听,今年老家盖新房,大门抬头我就想以雅舍二字命名,可惜卖瓷片砖的字就那几种,不能自定义,后来我就选了个清雅闲居,效果尚可。my homen读完此书,不由不感慨,大师就是大师,即使单单写些日常菜就能写出佳作来。此书可谓妙语连珠。阅毕此书,收获颇丰。读书有诸多好处,可以增长见识,可以陶冶情操,可以精致生活。民国多大师,那个时代的人文画风让人心生向往。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桂花树书名叫木樨。还有发现好多美丽的名字,如:故都玉华台、北平信远斋、北平月盛斋 、北平酱肘子铺(即便宜坊)、北平东兴楼、长沙天心阁、青岛顺兴楼、上海沈大成、上海北万馨、上海五芳斋、五柳居、致美斋、祯元馆、正阳楼、厚德福饭庄。那个时代的取名,可真够美的。上学时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工作后,自由学习时间就太难得了。读书时间难得,读闲书的时间更难得。现在真的好希望每天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用来读书、学习。学习时间少了,每天时间严重不够用,却还要坚持经常做菜,做菜很费时间,只是如果你能够乐在其中,也可以当做是修行了,而且一旦做得很不错,还会有成就感。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菜步骤很关键。步骤不对,做出的菜就是不好吃。希望有天可以一一做遍书中所写佳肴。

    雅舍谈吃 读后感 第(2)篇

    这段时间每天都会看几篇,有时读到大爱的篇章会转发给家人朋友,今天终于看完了。如果可以买到纸制的书,我一定会买来反复看看的。忍不住百度了一下作者及书名,发现他有写序,这里转发分享一下,最爱结尾那句话。序言n代序n这些谈吃的文字,前二十一段刊于《联合报》副刊,以后各段刊于《中华日报》副刊。随便谈谈,既无章法,亦无次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不是烹调专家,我只是“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游徙不广,所知有限,所以文字内容自觉十分寒伧。大概天下嘴馋的人不少,文字刊布,随时有人赐教,有一位先生问我:“您为什么对于饮食特有研究?”这一问问得我好生惶恐。我几曾有过研究?我据实回答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n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所以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轻视。但是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这个“小”不是绝对不可以谈的。只是不要仅仅成为“饮食之人”就好。《朱子语录》:“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n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一日甲子中秋,在台北。

    雅舍谈吃 读后感 第(3)篇

    有的书需要耐心捧腹读,边读边做笔记总结。有的书则不用(不分高下),比如雅舍,读的是文字之趣,又是写吃食,轻松畅快。从蔬食到硬菜到零嘴儿,雅舍收录了许多中式美食的做法。有的菜式需得好取材好厨师的细心精妙,有的菜式则是接地气的家常美味,各有其趣。篇头总会写点吃食来历或小故事,引出后面的做法。描写都非常有画面感,不知不觉你就会开始在脑中想象制作流程,入盘上桌的色香味,甚至三五好友或一大家子人聚于桌前的情景。一开始我半夜读很痛苦,后来习惯了,就百毒不侵了[捂脸]n最喜欢之处就是作者对吃食的敬畏之心-雅,和文字里的风土人情,满满都是回忆。春饼那节有一处我印象很深:...有人贪,每样菜都狠狠地拣,结果饼小菜多,卷不起来,即使卷起来也竖立不起来。于是出馊招,卷饼的时候中间放一根筷子,竖起之后再把筷子抽出。那副吃相,下作! 瞧作者愠怒骂人我忍不住捧腹。细想也是,吃食各有吃法,用雅的、得体的方式品尝美味,也是对这天赐的食物最大的尊重了。这让我想起有的”吃货”,来者不拒,风卷残云,吃相难看,吃食本身也不做什么了解,口腹的满足是最大化了,志趣上却与吃货沾不上边呀。读了雅舍,那个年代的单纯朴实小日子,百姓的情趣,可观其一二。

  • 《雅舍谈吃》读后感_900字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