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读后感(3)篇
(2019-04-11 21:47:06) 读后感 -
作者:白凝
民国大师们的缱绻情书:看他们的爱情,悟自己的人生。这是一本洗涤心灵、遇见爱情的书。听爱情“朗诵者”的肺腑之言,邂逅更好的爱情。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读后感 第(1)篇
那注定是一个要被无数人追忆和仰望的时代。那里烟花缭绕,曲声慢慢;那里布衣长衫,行色匆匆;那里青砖绿瓦,人才辈出。站在街角,揭开历史厚重的帷幔,哗啦啦的流水声、悠扬婉转的曲调声、嗒嗒的马蹄声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攒动声扑面而来,迅速将历史的游人包裹了起来。不知何时,我已换上一身青色旗袍,像任何一个民国的女子,在人群中,喘息和走动了起来。周围的一切如梦似幻。我走上民国古老而干净的街道,用手指细细地抚摸着每一片青砖绿瓦,抚摸每一块青砖石板。缓缓地,我抬起头,向历史深处走去。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堆微黄的,泛着久远年代气息的旧纸堆。纸堆上有些许微尘,还有一些青色的,轮廓清晰的手指印。抖落信笺上的灰尘,烟呛了起来,字迹却也渐渐清晰:n“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n“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n“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无可名状的欢喜。”n“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谢谢你给我力量。”n我沉溺于这些让我着迷的文字,仿佛信件的主人就是我自己。我乘着风在历史中穿行,看到奋笔疾书伏案书写的鲁迅;看到妙笔生花、单薄瘦弱的徐志摩危坐在桌前;看到钱锺书眯起了眼睛,看着书信上的文字;看到戴着眼镜框的梁实秋,砚台上轻落几滴墨汁。他们都在细细地看着,脸上浮现出微笑来,又时而沉思着,仿佛纸上每一句呢喃、每一句轻声细语,都像可以从纸上吹拂到爱人耳边。我把那些沾满温情的信笺一个个收集、整理、晾晒,把那个时代的怀想与热望也一同封存了起来,封进这个信封里,邮寄给一个个百年之后同样怀着爱恋的人。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读后感 第(2)篇
19.5.16 上午 阴
我在去往上海的路上终结了此书,我正要去见一个我超级超级想见的人。
一早醒来,看到手机推送的消息: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出现初中时候读雨果写的《巴黎圣母院》里的场景。那个钟楼,那个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那么古老的有名的建筑,就这么没了。一下子觉得心情down了好多,什么都会被时间风化掉,到最后,全都没了。
书中好多熟悉的作家名字,以前有读过其中作家写的书,也有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间接的去读了一下他们的作品。文字好美啊,情话好甜啊。看到他们之间互通的信件,字里行间都满是思念。好多包办的婚姻没有走到最后,换来一纸休书,也有部分能够相守白头。不管是圆满的,还是带着遗憾的,只要彼此在对方的生活中出现过,就是美好的。
我们都曾抱着最美好,最纯真的愿望可以找到心中最完美的另一半。从小就幻想着长大后,将会和怎样的一个人去共度一生,去白头偕老。那个时候光是想想就会不自觉的露出微笑,傻傻的样子。到了后来,长大了,生活和现实都在给自己上课。也慢慢的发现,原来结婚带来的幸福感并没有比失落感多很多,原来婚姻不都是那么的偶像剧,原来人和人的相处并没有那么的单纯,原来这个世上说会永远爱你的那个人,TA并不知道永远是多久。
能够读到这些唯美的爱情故事,幸福!
也祝所有的有情人,能够在相爱的时候牢牢的抓住彼此的手,不要轻易放开。
我在等风,也在等你 读后感 第(3)篇
钱锺书在《围城》里有句家喻户晓的话:“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道尽了多少男女的心声,却偏偏不适用于作者本人,他和杨绛1932年相识,1935年牵手走进婚姻,两人从未想过逃离,乐在其中。
有人说,是杨绛的爱让钱锺书思如泉涌,充满创作热情;也有人说,正因为有杨绛的相伴相知,钱锺书才格外文思敏捷诙谐风趣。事实上他们是相互成就,相得益彰,就像一枝绽放的梅花和一只上好的青花瓷瓶,彼此相配,也是绝配。
钱锺书本就读书万卷,下笔有神,他的气度和才情造成了他的赫赫声名,那是在遇见杨绛之前。但是他笔下的柔情婉转和细腻缠绵,却是来自于杨绛。当文采斐然的钱锺书为杨绛写诗,笔下不再有犀利和讽刺,只有满篇的文采与柔情。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