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则:专家解读手册读后感(3)篇
(2019-03-07 15:31:29) 读后感 -
作者:瑞达利欧
《原则》书是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作者瑞达利欧的人生经验之作。截至2015年年底,盈利超过450亿美元。达利欧曾成功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现在将其白手起家以来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公开。多角度、立体阐述生活、工作、管理原则。本书不仅收录了国内外各界成功人士对这本书的评论与主流媒体的评论,如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中国银行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等。还收录了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兼CEO傅盛对、中粮集团董事、中信银行前副行长欧阳谦等各界名家对《原则》一书的解读。
原则:专家解读手册读后感 第(1)篇
去年创业中与合伙人分歧,重病中读了原则,今天读大咖们的分享,认知有了提升分享如下:n1、傅盛 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兼CEO,他的对原则分享中,想象一个场景:当别人向你描述一个你很陌生的事物时,你没听过,这时你的第一个本能就是防守。一旦防守模式开启,别人再说什么,你根本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是主观情绪。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情绪”,这是他提炼的本书精华,大凡高手都是没有情绪的,情绪是他们的奴隶,而不是主人,情绪是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几项修炼之一,修炼情绪我个人感觉有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是“可以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无能”,你能做到这一点,情绪便会被调整好,你看武林高手不动声色,他已经在无知无能的路上走过n多轮!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怎么做”。2、秦朔 “秦朔朋友圈”发起人n·达利欧原则这本书让我完全醒悟我的人生的终极目标:“拥有有意义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有意义的工作是指一项我能全身心投入的使命;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我既深深地关心对方,对方也深深地关心我。”深深地爱着这个世界,️着这些人,爱着你,你也深爱你我!爱与梦想是今生不可以被辜负!围绕着这个目标,我明白真真下功夫要做的事是什么!n3、李笑来 INB资本合伙人n·我个人相信,所有人都一样,只要不断挣扎,就有可能持续成长。注意,我的措辞是“挣扎”。成长不仅仅靠学习,更靠学到之后做到,做到之后做好,做好之后还要持续以上的循环以便变得更好。我给自己的标签是“终生成长者”,为什么?因为我一直在挣扎,哪怕有的时候很狼狈,但我知道一件事,即所有的蜕变与进化都必然仰仗痛苦的挣扎。你要学会掌握足够多的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以及这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没有足够多的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和逻辑建立的过程!说一千道一万,成长是在痛苦挣扎之后开始的,如何做 一切取决于你!
原则:专家解读手册读后感 第(2)篇
思:1.认知升级后怎样自我成长呢,自我进化。2. 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我们要相信这个原理,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这障碍是思维,改造思维让自己成为一个塑造者。3.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自己可以是一个使用者也可以是设计者。4. 自我进化5个步骤:第一,选择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有不止一个。第二,看看你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第四,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第五,实施计划。5.举个形象的例子,河对岸有一千万,而不会游泳的你刚好在江这头。目标:拿到1000万障碍:隔着一条河,你不会游泳诊断:如何过河?设计:学会游泳实践:渡过河,拿到1000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极度开放大脑,当你在这过程中学会了游泳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进化。6.在这信息时代,我的认知是不完备的,我可能是错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多去听听持反对意见人的话。空杯心态,趴在地上看事物。7.自我进行要用第三只眼看大脑的左右手互搏,以获得更多的事实真相,不被表面现象迷惑。8.逃离舒适区。自我舒适区会对新事物新观点有天然的防御,面对自我认知局限,打破防御,打破舒适区。9.刻意的思维模型训练把他形成思维模式,内化成一种本能,成为自我塑造者。10.问题不是结果,问题是过程,诊断问题的过程意味着更加客观的的面对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不因自己恐惧而不敢去面对,才能开启自我进化之路。
原则:专家解读手册读后感 第(3)篇
『一段话书评』
本册子收集了傅盛、万维钢、李笑来、采铜等九位大咖对《原则》的读后感,个人觉得写得比较好的是万维钢的《理性乘理性》和李笑来的《开源的人生方法论》。能让这么多人对一本看似条条框框的书“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足以证明《原则》的可读性和可用性。我很早就读完了《原则》,对里面的很多知识点极为推崇,但当我读完塔勒布的书后,对随机性、概率和运气有了大概了解,更相信中国儒家的“天时地利人和”说,任何的原则真理必须考虑到“五何”即“how,where,when,who,what”要素,不然都可能出现盲目乐观,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我在用一本书的思想博弈另一本书的思想,但不可否认这就是读书的一大目的,必须拿起最好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任何天理法则都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你的鞋子穿上才是最好的原则,最好的真理。但还是得说:《原则》,你值得好好品读!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