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阅读 读后感(3)篇
(2019-02-03 06:29:43) 读后感 -
作者:渡边康弘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我们经常会购买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最后却常常没有读完。究竟是不善阅读还是时间不够?这本书告诉你,看书慢,不是你的错。你离高效阅读,只差1张纸,1支笔,还有这本书。想要不再被书牵着鼻子走,也不再对未读完的书敬而远之——日本速读大师渡边康弘,独创风靡世界的“共振阅读法”,助你打消对阅读的心理阴影。知乎53万人关注的大V读书人陈章鱼、拆书帮创始人赵周纷纷力荐。《高效阅读》,帮你把未读完的书减少,让晦涩难懂的书也能被你轻松阅读,让你在阅读之后方便回顾,还能轻松输出。高效阅读,你也可以。
高效阅读 读后感 第(1)篇
【高效阅读】读后感
该书在阅读方法方面强调“共振阅读”,输出方面强调写评论、写心得、写日记读书会、学习会等来转化。书中精髓主要有几点:
一、关于阅读
1、阅读的四种形式。
(1)“通读”:这是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阅读方法。它要求我们念出声来或者在心里记住内容,是一种要求“眼睛看文字”和“头脑思考”同时进行的阅读方法。
(2)“速读”:将重点放在“用眼睛看”上,是一种很注重时间与效率的阅读方法。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而去大致“浏览”或者只看必要的内容。
(3)“泛读”:一种以量取胜的阅读方法。首先要阅读大量的书籍,然后再在几本书中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
(4)熟读、精读”:准确地阅读,并将书本中的内容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阅读四种形式是分阶段完成的,对于没有看书习惯书友来说,先养成看书习惯,之后再锻炼“通读——速读——泛读——精读”。
2、阅读注意点在于“看”。
第一遍阅读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看”上,先让自己对书中的信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读第二遍时,有侧重点地去阅读,只需要将焦点集中在自己所关心的信息上即可。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整本书的“数据”都将存入到我们的大脑中。
其实第一遍是快速浏览书中内容,大致了解书的内容。第一遍要练习“看”书速度,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第二遍根据自己需求有针对性详细阅读。
3、确定阅读的目的,提升阅读速度与记忆力。
“阅读前先确定好目的”这件事,将会带来以下两大好处:
(1)自己所搜寻的信息会更容易地投入眼帘→提升阅读的速度
(2)搜索获得的信息会更容易被记住→增进记忆力
如果看方法、工具、专业之类书,看书前将阅读目的写下来,看书效果很好,强化书中内容的理解。
仅仅完成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读,想象着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子,然后制订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关键是还要能将其付诸实践。
二、共振阅读
1、什么是共振阅读?
所谓的“共振阅读法”就是让自己与作者所写的这本书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引导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及被隐藏起来的才能。
“共振阅读法”就是通过一边绘制“共振地图”,一边与所阅读的书籍之间产生“共振(共鸣)”,就像与作者进行对话一样,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所需的信息。
作者强调“共振阅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你平均用20分钟看完一本书,甚至最快只需8分钟就可以搞定。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不用读完整本书,就能做到“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了解到我们最需要的那1%的信息”。
2、为什么不用全部看完整本书也能获取有价值信息呢?技巧在于支撑起“共振阅读法”的5条假设之中。
支撑“共振阅读法”的5条假设:
假设1:在接触到书本的一瞬间,身体就能获得信息。
假设2:无论用多快的速度翻书,大脑中都会留下信息。
假设3:大脑会试图思考这些信息的含义。
假设4:阅读时所处的不同立场,也会使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发生改变。
假设5:以故事情节来阅读的话,能加速我们对内容的理解。
“共振阅读法”也是同样要求大家在开始阅读之前,必须先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翻阅一下这本书。
3、共振阅读的步骤
共振阅读法中的5步共鸣
步骤0:接触书本,明确自己的目的。
①写下阅读的目的
比如:“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多思考多自问几个问题,收获会更多。
②写下页数
③写下作者的名字、绘制出画像(对话气泡)或者画个“笑脸”的表情。
④随意翻阅,对书中内容进行大致浏览。
⑤将从作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简短地写下来。
⑥作者为什么必须写作这本书?写作这本书的理由是什么?
步骤1:通过随意翻阅,让大脑“下载”信息。
快速翻阅书籍。这个看实体书效果是最明显。
步骤2:在三栏表格中绘制曲线。
①绘制线条。一边手持书,另一边手握笔。
②在感兴趣的地方标注六个以上的标记。“↑”
③写下页码。预估一下标注“↑”的位置,所对应的书中页码,然后写下来。
④确定优先顺序。看着曲线和页码,在自己心里面给书中的内容进行排位。
步骤3:从曲线中感兴趣的那一页上摘出单词。
①按照之前确定的讯息,是翻到相应的那一页,用眼睛大致扫一眼。
②摘出“共振词汇”,将其记录到“共振地图”上。这些首先映入眼帘的词汇,就是作者与你展开对话的关键词汇,我将其称为“共振词汇”。
步骤4:凭着感兴趣的单词,带着问题去阅读。
①看着“共振地图”,找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点。
②用八分钟时间去阅读(为了达到目的,阅读自己关注的内容)
③调整呼吸,用五分钟阅读。想想自己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才能达成阅读这本书的目的。
步骤5:基于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想法,制订出行动计划。
①制定行动计划。想一想如何利用利用你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信息与想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行动计划。
②定好主题我们就会自发的去实践这些写进行动计划里面的内容。
4、“共振阅读法”有什么好处?
“共振阅读法”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另外,“共振阅读法”提供的则是一种双向交流的阅读体验。
二、四种阅读形式与共振阅读法有什么关系?
通过“共振阅读法”,从“通读”向“速读”转变,然后再“泛读”大量的书籍。在“泛读”之后,根据自己找到的切入口形成新的观点,达到“熟读、精读”的程度。
“熟读、精读”就是要将获得的“信息”转变成自己掌握的“知识”。只有你自己独立的“想法”或“知识”才具有价值。如果这个“知识”还能契合市场的需求,那么将更具价值。
三、那些途径可以输出读书内容?
1、简短的书评
2、写读书心得
3、尝试向别人介绍书的内容。
4、将书的封面和自己绘制的“共振地图”,发到社交网站上并附带简短的书评。
5、填写并寄回书中附带的读者回执。
6、在博客上简单地介绍这本书。
7、时常回顾自己绘制的“共振地图”。
8、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抄写下来。
9、尽快将书中所讲的内容付诸实践。
在深圳,有许多读书会活动,比如拆书帮、**读书会、头马俱乐部等等。可以参考线下活动分享或演讲、讲课。讲才是看书最好效果,因为已经是精读后效果。经过自己梳理、转化、输出,才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作者。
四、其他
1、怎么利用碎片时间?
其实只要自己有意识去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的话,任何碎片时间都会有的。现在我们学习途径很多,每个人学习风格不一样,比如有些人喜欢听书就可以在碎片时间段,听得到、喜马拉雅、樊登,有些人喜欢看电子书,有些人喜欢看实体书,还有些人是三者都有。方法很多,只看你想不想去做!
2、学会阅读管理类英文书籍的诀窍。
①先读翻译版的书,然后在阅读原版书时与其进行对比。
② 阅读英文书籍时,注意搜集该作者的一些信息(主页、照片、维基百科等)。
③结合字幕来观看作者的一些视频资料。
这个方法还不错,记得读大学时候,我总喜欢看一段英文再看中文,学习效率低许多。后来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改为一口气看完英文,看自己理解多少,再看回中文。效果好许多。
不管是渡边康弘还是斋藤孝的学习方法,日本人都侧重动手能力,提倡思考要深入。虽然有些方法很传统,但还是值得学习!
高效阅读 读后感 第(2)篇
手中的书籍是具有‘能量’的,只要有“进步”的想法,无论何时都能重塑人生。“阅读”确实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而且毫不夸张地说,书籍也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作者的话我非常认同,读书,就是能量的获取和转化,这本书的阅读使我对读书有了自己的顿悟。回想过往的读书经历,有关阅读技能的书,大多生硬的讲述技巧和方法,处于单向的知识索取过程,能从一本书中获得多少东西随自己的兴趣爱好,靠个人的造化,大多书籍读过,会有片刻的新鲜刺激,但时间久了,印记叠加,再见时也犹如陌生人,阅读时留下的印记早已淡去。渡边康弘的讲述方法与公不同。他的讲解发自本心,更有温度和感召力,他介绍的读书方法是一种情景呈现的过程,直观而有效,出人意料。在他设计的场景中,书是媒介,作者是熟悉的朋友,是尊敬的师长,我们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他的模样,在阅读中想象他的讲话的气息,语调和表情动作,我们是一名恭敬的学生,手中有准备好了的问题,与他面对面的坐在一起,边交流,边认真记录知识要点,在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的同时,悉心请教,最后向作者确认哪些是自己马上要去做,去落实的事情,而对现实更有意义。最后一步至关重要,因为读书只能带给人进步的假象,而实践,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改变。这是一幅多么有趣,多么生动的场景啊。远不止此,当你遇到重大问题,一本书帮不到的时候,你可以召集众多的高参来帮忙,你一言我一语,出谋划策,梳理脉脉,直面问题,困难迎刃而解。看看, 渡边康弘的读书方法,多像一场社交活动啊。他把生硬的寒窗苦读,一对一的孤寂,单兵较量,变成了学校,变成了课堂,变成人们常见的生活场景,而融入到我们的现实之中。正如他所讲:通过各种书籍和人产生了联系。我们获得了信息,并立刻转变为行动,从而化作能改变自身的知识。读书真的是乐趣非凡,我想,我的阅读生活会因这本书而改变。
高效阅读 读后感 第(3)篇
貌似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阅读方法这样的说法,直到看了福尔摩斯演绎法里面的一个案子,好像是一个没有什么教育背景的人,却通过阅读完成了高智商犯罪,福尔摩斯断定:一定有人在教他阅读。我心里不可谓不震撼:原来好的阅读方法,竟有这么大的效用!于是后来有意识的在找阅读方法的书。然而来来回回看了一些,那些书本身就冗长,读来昏昏欲睡,经常看个开头就弃之。直到看到这本书,也许契合了本书的观点,书都是有能量的,这书看的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本书所提倡的“共振阅读法”,可以帮助读者在20分钟内读完一本书,而且还能更好的记住书里面的内容。我属于那种看小说都要逐字逐句读,而且看完后经常忘的不剩,甚至经常对着一个标记了读完的书名默默挠头:我真的看过这书吗?而且对于英文原版书和国学经典类的书总是望而却步,读之步履维艰。这书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啊!我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呵呵,还要啰嗦一下,写书评也是本书推荐的,更好地理解书和大脑“输出”的方法,我就试试了[可爱],而且目前脑子里计划以后看的书都写个书评(,也不知能不能做到)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