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读后感(3)篇

(2019-06-28 14:45:38) 读后感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作者:知乎

进入新环境,只有思维转变得过来,才算真正适应。别用学生思维拼职场,来看看知乎上过来人分享的真实经验吧!为什么你常常加班到深夜,还是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和同事、上司、合作方打交道,有什么沟通礼仪要注意?如何避免每天看起来忙忙碌碌,汇报工作时却发现没什么内容?入职前野心勃勃,入职后备受打击,职场新人到底该如何展露锋芒?或许你没有行业高起点/晋升好机遇/自带好爹妈,你也很可能遇不到职场上倾囊相授的好大哥/好大姐,但是我们可以把知乎上真诚又专业的职场心得汇总给你。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在线阅读地址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读后感 第(1)篇


入职第一年,思维转变很重要,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应对职场,以下是针对职场总结的11点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可爱][可爱]

(1)摆脱学生化思维:没有考试的人生应该如何努力


请在努力之前,好好思考这三个问题。

1.在职场里,你为何而「努力」?努力是主动并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其背后必然存在动机的驱动。那么,你为何而努力?这很关键。——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为了表现出色得到领导的重视?——还是为自己能力不足找的托词?不同的动机会引导个体做出不同的行为,心态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样是努力,有些人关注绩效和产出的结果,目标十分清晰,笃定地努力着;有些人是迷茫无措,为了努力而努力着。差距就是这样被慢慢拉开的。所以,仔细想一想,你在职场中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

2.你的努力是否为公司产生价值?努力是一种做事的积极态度,它往往被看作是工作积极性的表现。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才算努力?——埋头做好手头上所有的工作算努力吗?——每天24小时泡在公司的工作狂算努力吗?——领导交代的任务都接下来做的人算努力吗?


没有老板会欣赏低效率低产出的人,时间精力和努力不成正比的时候,就该思考一下努力的方向,盲目的努力不如不努力。

 职场不相信眼泪,它很现实。检验努力的程度主要看成果,如果你很努力却一点产出也没有,那等于白忙活。 work smart比work hard更重要。

 想要在工作中得到加薪和晋升的机会,最重要的不是你把工作都完成了,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如何与老板和其他同事进行互动。学会调用身边的资源和其他人的积极性,一同完成这项工作,做事圆滑游刃有余,才能更加符合公司的文化和流程。


(2) 打仗要留预备队


 「打仗必须留预备队,其中有两个原因。」1.因为总有计划外的突发事件。


2.因为需要时间总结尝试优化。


效率和质量不是靠蛮力干出来的,反而是通过良好的制度和流程逐步改善出来的。


为什么不「尽全力」地工作?

1.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保持谦卑,再完美的计划也会有黑天鹅;2.因为我们要留时间和精力给总结和创新,这既是古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今天所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3) 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花时间做规划·形成日常惯例,减少意志力的损耗·有效地休闲


如果要实现目标,要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时候截止?怎么样评估任务完成得是好是坏?把目标分解得越细致,越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所需时间、更准确地进行规划。最后,注意在规划时减少碎片化的时间,尽量保留大段的时间用于工作或生活,避免任务的切换导致时间的浪费。


(4) 为工作吵架可不叫正直


 李嘉诚说,「商者无域,相融共生」。职场和企业一样,双赢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沉浸在戏剧化的政治斗争中,即使逢吵必赢,很快也就混不下去了。


(5) 职场沟通的3个好习惯


工作和读书一样,没有好的工作习惯,谈不上超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背后的这些习惯,很多都是我们小时候读书时的一些细节之处:·沟通能力:别人在讲话时,认真听,不要打断对方;·客户攻关:上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认真做笔记,上完课复习总结;·商业诚信:未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商业创新:保持好奇心,凡事多想多问为什么;·个人健康: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穿得干净整齐;·人际关系:礼貌待人,同学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条理性:用过玩过的书本玩具,要及时放归原处;


1.沟通习惯:别人说话我闭嘴,别人说完我总结。


2.不要三心二意,一次做一件事。


 3.凡事做好功课,先预习再复习。


(6)职场逆向沟通力:报告老板!这个锅我不背!

管理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团队想法不一致而互相扯皮,无法形成合力,肯定是错。

如果认知不一致,有的人要敏捷开发,有的人要人性化管理,有的人要末位淘汰,有的人要柔性管理,学了还不如不学。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7) 职场新人绝对不能踩的3个坑


 先说重点,职场新人,朝气第一,不要畏畏缩缩,畏首畏尾。你不比其他应届生强多少,也不比其他应届生差到哪去。

1.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2.涉及法律的事情,一定要谨慎。初


 3.涉及公司和老板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怎么才是谨慎?

1.不清楚的时候,微笑闭嘴;

2.不确定的时候,请示;

3.答复不清楚的时候,反复请示;

4.答复清楚的时候,通过微信、邮件、书面留存依据。


(8) 拼和会拼是两码事:如何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如果你在职场里非常努力仍没法做到优秀、不能得到提拔,不妨回头看看,是不是这个平台本身就不适合自己,或者这个平台本身就没有多少发展机会。人的职业生命非常宝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合适的地方,莫名其妙地去经历那么多所谓的磨难、挫折。我们不怕吃苦,但怕的是无原则的吃苦;我们不怕磨炼,但怕的是无底线的磨炼。


 不要以为「这世界是不会变的」


1.在职场里,不要相信那些鸡汤老板们动辄「五年以后」的承诺,你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做的远一点,但眼前的利益不能太让步;2.别一进职场就一副养老心态,以为自己可以这样过一辈子,请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锻炼自己不断适应的能力。

 那些看起来很不了不起的成绩,都源于一点点的积累。

所有职场里你现在看到的大神、牛人、达人,你看到他们简历上硕果累累的成绩,看到他们现在做的许多高大上的工作,其实一开始都是从细微的事情开始的。成功取决于八小时之外你所做的事情。


(9)职场新人快速成长的3种路径


不是因为你是什么人就去做什么事,而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而成了什么人!


对于「规律」的理解,每个人的经验和阅历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职场中该如何总结规律,总结:

1.逐级打怪兽持续(主动)接受挑战性任务,通过出色地完成挑战而成为你要成为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技能,校对规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持续找高人找导师,向高手学习,不断吸收前人的精华,可以避过很多坑。开始可以是模仿自己的偶像,揣摩偶像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只要开始,就会有收获,你只要试一试。

3.主动找攻略找规律,善于总结,找到自己领域的核心模型,吃透每一个点,每一个模块,把企业对职位和人才的需求搞清楚之后,将自己的能力迅速提升,与之匹配,从而获得下一个机会,打怪兽。

PS:这三个招要三剑合璧才会发挥功效。不断接受挑战任务和持续向高手学习的人很多,为什么不是大牛?因为缺少了总结规律、掌握攻略的能力,达不到螺旋上升。


(10)向离你最近的上司学习


 多了新人也很难做到,初入职场的头两年,大家记住下面两点就行了。

一、向离你地位最近的「高半级或一级」的人学习。

二、团结同级的人,至少要和自己工作最密切的几个部门的同级人,成为互相扶持的朋友。


(11)羡慕别人的好运气?不如多做一点


主动尝试让自己更加幸运。更努力,等于增加中奖的概率,多尝试,等于多买了几张彩票。


乔布斯说「链接生命中的点」。但是前提是,你得有足够多的点。站在未来的你回头看时,一定希望当时的你,少宅一点,多做一点。最后给你一个建议。「如果某个人你犹豫不决是见还是不见,那就见。如果某件事你认真思考是做还是不做,那就做。」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读后感 第(2)篇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 / 知乎

◆ 第一、work smart比work hard更重要

1.明确目标,关注绩效和产出的结果。笃定地努力着vs为了努力而努力着,差距会被慢慢拉开。

2.让努力变得更高效:在沟通中工作,工作本身就是个沟通的过程。当然这还得看领导风格。总结来说,无论是哪种风格,一般思想还是第一时间汇报进展,列出现阶段成果,之后任务的时间节点,进行沟通获得支持。反馈问题给他。

3.升职加薪需要过程。

想要加薪和晋升,除了把工作都完成了,还要在做的过程中与老板和同事进行互动。学会调用身边的资源和其他人的积极性,一同完成这项工作。对完成某事做出的评价对于这个人的整体评价。

◆ 第二、打仗要留预备队

1.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保持谦卑,再完美的计划也会有黑天鹅;

2.因为我们要留时间和精力给总结和创新,这既是古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是今天所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 第三、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1.花时间做规划

细化目标,细分成具体任务。比如:要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时候截止?怎么样评估任务完成好坏?尽量保留大段的时间,任务的切换会浪费时间。

2.减少损耗意志力

选择本身就会让我们觉得更加疲劳。

3.享受休闲

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压力是很大的,阶层上升的渠道是基本关闭的。大部分人,都要带着压力工作,以获得未来的发展和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更高的自律,平衡生活与工作。

◆ 第四、真才实学 vs 会来事

>> 结合多年经验你终于发现,原来一个团队里最重要的人是什么样的?是在当下环境里最能够给团队弄到最多肉的,而在不同的时候,弄到最多肉的方法都是不同的。

>> 在日复一日的考核中,你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认为全天下都应该以枪法来排列权力和等级的人。

终于,在丛林里多年的经历让你认识到,光打枪好有个鸟用。

◆ 第五、职场里的说话之道:如何沟通

1.正确表达需求

>> 只有尊重对方的工作和时间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 了解对方需求、理解对方难处、需求区分优先级、心怀感恩并给予承诺。

2.过程跟踪推进

>> 异常处理,协同推进

>> 及时沟通,调整进度

>> 分配工作,不分配责任。要记住,锅还在我们身上,肩膀硬一点,没有人会愿意和随时扔锅的人共事,别断了自己后路。

3.给予正向反馈

◆ 第六、为工作吵架可不叫正直

1.不要轻易否定,除非带着建议。

2.不要质疑能力。

3.不要质疑动机。

4.商者无域,相融共生。

◆ 第七、职场沟通礼仪:邮件、微信和电话

>> 就正式程度而言,毫无疑问,邮件肯定是排第一的;就即时性而言,电话肯定是排第一的;就灵活性而言,微信应该算首位了。

1.电话礼仪

一对一的聊天中,优先选择文字形式。

2.邮件礼仪

>> 标题易读:邮件标题用符号做一些分类。

eg. 关于刘看山第三季度全球巡游的指导意见和【刘看山】Q3巡游计划

>> 格式正确

>> 送达无误

>> 表达准确

>> 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加黑斜体等功能增加易读性,突出重点,用序号进行标记,用标题概括分类,用组织内部习惯的语言风格。

3.沟通小技巧

>> 高频协作对象,需要索要名片尽快进行备注和资料储存。

>> 长电话之前,一般会先和对方电话确认是否方便。

>> 发送资料,不着急的默认邮件,着急的默认微信+邮件。

>> 收到资料立刻下载或收藏,重要资料请对方发送到邮箱一份,防止过期。

>> 沟通结束后,记录交流关键点如时间、地点、事件、准备资料,安排日程。

>> 重要协作对象,记录对方的沟通习惯和对方确认处理优先级。

>> 你应当把IT管理员叫来,让他根据你们企业内部信息流通层级规则创建相应的邮件组;然后使用邮件组来进行Cc。

◆ 第八、学会聪明地邀功

>> 那些善于自夸的人,给其他组员留下了更积极的第一印象,他们更倾向于被认为是自信的、令人感兴趣的;而相反,那些不自夸的人则被认为更焦虑和小心翼翼的。在职场上,自信的人,往往会让人觉得能力更强一些。

>> 自我夸奖的过程中,你应该:从一个故事开始、慎用第一人称、热情洋溢的讲述方式:「我真的对我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我很想跟你分享」

>> 以谦虚/抱怨的方式进行自我夸奖。比如朋友圈里总是有人自拍秀身材秀脸蛋,配文却是「哎…怎么办,像我这么丑/胖的人真是没脸见人了。」

◆ 第九、职场沟通的好习惯

>> 老板你的意思我是这么理解,你看是不是这样:你希望我完成三件事,第一件事×××,我会怎么去做;第二件事×××,我会怎么做…你看这样行不?

>> 比如一次客户拜访就可以分解成:

Why When Who What How Differentiator

>> 开完会,把会议的总结,整理成邮件,已经口头确认的在邮件里重复一下进行书面确认,尚未确认的内容,通过邮件确认。

>>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

管理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团队想法不一致而互相扯皮,无法形成合力,肯定是错。

◆ 第十、新人不能踩的坑

>> 先说重点,职场新人,朝气第一,不要畏畏缩缩,畏首畏尾。你不比其他应届生强多少,也不比其他应届生差到哪去。

>> 多数有规模的公司和有经验的管理者看中的都是你的未来潜力而非现在能力,也能够预期你会犯错,不会立刻交给你特别重要的工作。

>> 1.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 2.涉及法律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 3.涉及公司和老板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 怎么才是谨慎?

1.不清楚的时候,微笑闭嘴;

2.不确定的时候,请示;

3.答复不清楚的时候,反复请示;

4.答复清楚的时候,通过微信、邮件、书面留存依据。

◆ 第十一、不要以为「这世界是不会变的」

>> 这是个变化极快的世界,尤其在当代的中国。但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开始工作后就以为,眼前的这份工作是可以干一辈子的,自己手里的知识是可以管到老的,那家公司承诺的股权几年后是肯定可以拿到的。现实可能是,你的这份工作过几年就没了(体制内也不一定稳定),你所学的东西不到两年就已经没人用了,承诺你的那个公司才一年就垮了。

1.在职场里,不要相信那些鸡汤老板们动辄「五年以后」的承诺,你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做的远一点,但眼前的利益不能太让步;

2.别一进职场就一副养老心态,以为自己可以这样过一辈子,请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锻炼自己不断适应的能力。

◆ 第十二、成绩源于一点点的积累

>> 你与他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有些事情看着挺难、很费时间,你放弃了,但他去做了,从最小、最细微开始做起。只要这事儿是有意义的,几年后,就一定能看到差距。

◆ 第十三、新人快速成长

>> 总结规律。

无论在任何领域,接受任何工作,大牛都具备总结规律、熟悉模型、吃透规律的能力。然后,通过挑战实践,检验规律,校对规律,继续接受挑战实践,总结规律。

>> 一个人到一个岗位之后,用最快的时间,把岗位的能力要求抽象出来,找到关键点,聚焦到自己的能力,用最快速的时间达到并超越。然后找下个职位,重复,螺旋式成长。

这里只从个人思维入手

>> 1.逐级打怪兽

>> 2.持续找高人

>> 3.主动找攻略

>> 这三个招要三剑合璧才会发挥功效。不断接受挑战任务和持续向高手学习的人很多,为什么不是大牛?因为缺少了总结规律、掌握攻略的能力,达不到螺旋上升。

◆ 第十四、向离你最近的上司学习

>>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人处在不同级别,看到的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

>> 只要你放下嫉妒心,虚心耐心地观察他们,向他们学习,相信我,你会得到实际性的成长。而非崇拜「最优秀」的人,带来的那点空洞的虚荣感。

◆ 第十五、多做一点

>> 在职场里,这意味着保持开放的心态,做更多的尝试,让自己走出去,增加自己被好运气碰到的可能。宅在家里,运气想碰都碰不到你身上来。

>> 如果你是个研究员,不要整天埋头在数据里和电脑前,有空了也出去和销售聊聊,和客户聊聊,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情。

如果你是个老师,教书之外的时间,比如寒暑假,不妨试试写个博客,出本书,做个商业项目。

>> 乔布斯说「链接生命中的点」。但是前提是,你得有足够多的点。站在未来的你回头看时,一定希望当时的你,少宅一点,多做一点。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读后感 第(3)篇


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23

入职第一年:进阶职场达人的18种思维转变

1、拒绝职场无用功

请在努力之前,好好思考这三个问题。

  • 在职场里,你为何而「努力」?

  • 你的努力是否为公司产生价值?

  • 如何才能让努力变得更高效?

2、要留时间和精力用于总结和创新,快速试错。

3、平衡好工作与生活。花时间做规划·形成日常惯例包括工作目标(比如赚多少钱)和生活目标(比如有时间陪家人、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等等)。给这些目标排列优先级:哪些目标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哪些目标是可以延后满足的,接下来需要细化你的目标

4、做个与时俱进会来事的员工

5、跨部门协作沟通的3个关键点

  • 一、正确表达需求1.了解对方需求 2.理解对方难处。3.需求区分优先级 4.心怀感恩,给予承诺。

二、过程跟踪推进1.异常处理,协同推进。约定好定期沟通进展,当出现异常,应该主动站出来协调资源,给予支持。2.及时沟通,调整进度。当自己的工作进度或优先级有调整时,应及时沟通协同部门,进行相应调整,保持同步。3.分配工作,不分配责任。

  • 三、给予正向反馈1.过程中给予肯定。无论过程中我们付出多少努力,无论对方付出几分的努力,必须给予完全的认可。2.在公开场合给予肯定3.在对方上司和公司高管面前给予肯定

6、先说重点:无论如何不要在工作场合吵架

·其次避讳:会议中有些话是不能说的1.不要轻易否定,除非带着建议2.不要质疑能力。3.不要质疑动机。

最后解决:吵架之后怎么办1.带着方案,私下沟通2.承认错误,公开道歉3.换个场合,正面赞扬。

7、职场沟通礼仪:邮件、微信和电话。电话礼仪

工作中占用较长时间的电话沟通,可以在对方接起电话的开始先问是否方便讲话,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沟通什么主题。

微信礼仪     一对一的聊天中,优先选择文字形式 3.邮件礼仪标题易读:

用符号做一些分类,会大大增加易读性。

8、必须学会聪明地邀功

  • 1.找准场合

当你在一个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喜欢而不是他们积极而深刻的印象的场合中,请不要选择自夸。

  • 2.自我夸奖而不是夸大

  • 3.自我夸奖的过程中,你应该:从一个故事开始

9、职场沟通的3个好习惯

  • 1.沟通习惯:别人说话我闭嘴,别人说完我总结

  • 2.不要三心二意,一次做一件事。

  • 3.凡事做好功课,先预习再复习

10、遇到权责不明确的任务时,该不该做?

一、明确动机二、获得授权三、对接利益计划会议之后,成员还要逐个进行沟通。四、,时刻提醒自己这是你的项目,你要负起责任。持续跟踪进度,协调资源,解决问题。五、分享成果正向反馈,



11、职场新人绝对不能踩的3个坑

  • 1.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 2.涉及法律的事情,一定要谨慎。

  • 3.涉及公司和老板的事情,一定要谨慎怎么才是谨慎?1.不清楚的时候,微笑闭嘴;2.不确定的时候,请示;3.答复不清楚的时候,反复请示;

  • 4.答复清楚的时候,通过微信、邮件、书面留存依据。


12、平台、平台、平台很重要,选择好的平台并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提升自己并积累资源


13、那些看起来很不了不起的成绩,都源于一点点的积累

14、职场新人快速成长的3种路径

第一,接受挑战完成责任以外的项目.

住:不是因为你是什么人就去做什么事,而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事而成了什么人!多做事

第二,找高手学习第三,总结规律

15、向离你最近的上司学习


16、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像老板一样思考

树立战略思维1、关注战略熟悉战略是第一步2、关注客户客户永远是公司最应该优先考虑的。3、关注领导领导是离战略最近的人4、关注其他部门思考问题时,充分考虑公司的整体利益,考虑一下对其他部门的影响,以及站在公司的高度考虑问题,

17、在职场里,不要相信那些鸡汤老板们动辄「五年以后」的承诺,你可以把自己的规划做的远一点,但眼前的利益不能太让步;

  • 别一进职场就一副养老心态,以为自己可以这样过一辈子,请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锻炼自己不断适应的能力.

18、保持开放的心态,做更多的尝试,让自己走出去,少宅一点,多做一点,「如果某个人你犹豫不决是见还是不见,那就见。如果某件事你认真思考是做还是不做,那就做。」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