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 读后感(3)篇
(2019-05-15 16:15:33) 读后感 -
作者:奥田英朗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是直木奖作家奥田英朗的小说代表作。医院地下室有一个精神科,有人来看病,白白胖胖的伊良部医生就高喊一句:“欢迎光临!”一般来说,跑到精神科的人都会陷入恐慌,三个人中有一个连裤子都忘了穿。手机依赖症、持续勃起症、强迫症……在千奇百怪的病症背后,每个人都被现代生活的重负所累。而伊良部医生的应对方式同样匪夷所思:——心情苦闷?可以去大街上袭击地痞流氓呀。如果你被人追杀,连小命都难保,还有时间为家庭和公司的事烦恼吗?——你太棒了,说自己发疯的人真稀罕。——这个地球上,没人的地方比有人的地方大得多。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 读后感 第(1)篇
休闲娱乐小读物,一种荒诞不经的语言,看着会有点尴尬,但故事治愈心灵。特别是伊良部的天真性情,他是傻非傻?真有病还是装病?言语行为,和他有意无意的特别行为治疗法都治愈了患者。
伊良部综合医院。精神科。医生和护士都有精神病吧?还是他们特意装的,有意演戏给患者看,通过此放松患者,发现它们的问题?
“医学博士 伊良部一郎”——白白胖胖,童真,恋注射癖。护士“真由美”——丰满动人,高冷,暴露狂。
1.禁断症
“如果每天都进行跑步或者游泳等有氧运动,不知不觉间,它们就会变成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一旦不运动了,精神会无法保持稳定,比如说因为意外无法运动了,就会产生一种失去家人般的失落感。”
2.阴茎强直症
他相信了:阴茎强直症的原因就在于自己压抑感情。
人就要活得洒脱一些,反正自己的日常生活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3.被害幻想症
“什么,自我意识太强?”
“这是事实啊。其实,别人对你的关心并没有你自己想象的那么多。”
4.手机依赖症
本以为自己是重要的成员,其实并非如此。一直给人家发送短信,结果人家根本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这家伙从来不去想自己是讨人喜欢还是讨人嫌。他像孩子一样,做事从不迎合别人,因此谁都不在乎。真羡慕伊良部的天真。在当今世上,这俨然是最强大的武器。
5.强迫症
“你告诫自己不要在意,本身就是在意了。这样就等于在原地兜圈子。”
“要守护就让别人去守护吧,关我什么事!我们只需要袖手旁观就行了。担心的事只管交给别人就是。”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 读后感 第(2)篇
一本蛮有意思的小书。几个独立的小故事,均与伊良部精神科诊室有关,就像情景喜剧,类似于《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新龙门客栈》等。
游泳导致的运动成瘾者、懦弱的绿毛龟金枪不倒症者、三线外围自恋妄想迫害者、手机捆绑依赖族、行为习惯性确认强迫症候者,每个人都在正常的社会体系里备受煎熬,熟悉的气息,似曾相识的行为,就像我们身边的人,或者干脆就是我们自己的某个瞬间。
所谓变态,其实是惯于常态下人性应激反应的一种正常表征。
除此以外,医生伊良部和护士真由美也不正常,伊良部是个恋母的妈宝男,是个固执不肯长大的心理巨婴,拥有单纯和任性的幼稚思维、行为,却在精神分析和治疗上有着独到精辟的手法、非正向思维的奇点。真由美的美艳、冷淡、轻佻,没有朋友,有着轻微的暴露倾向。
总之,故事里,你看不到一个正常人。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里的人,都是有病的,所有人都是如此,谁也逃不了。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 读后感 第(3)篇
五个故事,过度执着游泳的焦虑症患者,只敢让血往下三路涌而不敢上头的好好先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害妄想症美女模特,以社交联系作为自己一切存在意义的手机上瘾青少年,责任心过重的强迫症调查记者。
不同的故事,核心都是人的社会性和自我认知。仔细想想,五个角色身上的特点好像我也都有——自卑的同时却又自恋,有时候为了获得他人的重视和肯定而焦虑和失去自我。眼高于顶总觉得别人在关注自己。对一些能提升自己的东西执着甚至成瘾,例如看书例如减肥例如运动,有时候甚至到了焦虑的地步。为了脸面和礼貌,明明很想发火,却只能装作毫不在意。过于有同理心和责任感……
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大智若愚,无论是串联了所有故事的医生护士,还是患者,乍一看离读者很远,其实读者又何尝不是患者呢……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