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敏捷革命 读后感(3)篇

(2019-02-03 15:23:31) 读后感

敏捷革命

作者:杰夫·萨瑟兰

为何制定了周全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却还是发生了进度滞后或预算超支的悲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单向的、过度强调规范性的管理方式只会让你止步不前。“Scrum之父”、《敏捷革命》作者杰夫·萨瑟兰博士帮助你停止折腾,事半功倍。他开发了一套简单的系统,让团队持续不断地利用外部反馈信息去协调独立思考的个体,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优化,采用这种新思维可以将工作效率提高12倍。Scrum的诞生被盛赞为应获“管理学的诺贝尔奖”,已在全球500强企业及硅谷新创公司中掀起一场敏捷革命。

敏捷革命在线阅读地址

敏捷革命 读后感 第(1)篇

【导读】:

阅读用时1小时9分,笔记36个。书籍知识密度中等,采用跳跃+重点阅读。适合人群:产品人、项目人和管理者。

这次读书笔记对习惯性的结构性梳理方式有所调整:强化了序言(金字塔结构),弱化了总-分-总内容布局(去掉前两块,直接进入最后的“总”),增加了延伸(同以往阅读书籍进行一个链接)。



【序言】:S→C→Q→A

S(背景):项目开发方法(“瀑布法”,如甘特图)被行业普及应用,其过于强调规范性、自上而下。

C(冲突):“瀑布法”有着三大缺陷:开发进程慢、高度不可预期、预算超支。方法已显“陈旧”。

Q(疑问):如何改变公司固有的工作方式、创新方式、规划方式以及思考方式?

A(答案):Scrum法(作者发明的新的开发方法)。其源自日本的“丰田生产系统”和美国空军的OODA循环理论。




【核心】:Scrum实践步骤

(11个步骤)

1、挑选一位产品负责人。

关键词:(负责人)领导力+(项目)可行性

这个人必须知道自己带领的团队需要做什么、制造什么产品以及取得什么成果,必须全面考虑到风险与回报、什么具有可行性、什么能做以及他们对什么富有热情。



2、挑选一个团队。

关键词:小团队+具备执行力(落地)

真正做事的是谁?这个团队必须能够落实产品负责人的愿景。团队规模宜小不宜大,一般3~9人较为合适。



3、挑选Scrum主管。

关键词:主管(扛事+会带人)

主管为Scrum过程负责,负责培训团队其他成员,确保Scrum得到正确运用,帮助团队消除一切障碍。



4、拟定待办事项清单,并确定优先顺序。

关键词:待办清单+优先排序

这个清单高屋建瓴地列出为了落实产品负责人的愿景而需要完成的所有事项。无论在任何时间,要想知道一个团队要做的所有事项(按照优先顺序排列),待办事项清单都是唯一具有决定性的参考依据。



5、改进和评估待办事项清单。

关键词:可行性评估

团队应该审视每个事项,看看是否切实可行。但要完成这些事项,现有的信息足够吗?该项目是否细分到了可以评估的程度?团队是否具有了每个成员都能接受、用于评定一个事项已完成的标准?一个事项能否带来显著的价值?



6、冲刺规划会。

关键词:团队形成共识

团队成员、Scrum主管以及产品负责人坐到一起,规划冲刺的内容。冲刺周期一般是固定的,不超过一个月,大部分是一至两周。团队要从待办事项清单的顶端着手(即从最重要的事项着手),看看一个冲刺阶段中能完成多少。



7、工作透明化。

关键词:工作“事事清”

在Scrum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准备一块白板,上面分成三栏:待办事项、在办事项、完成事项。把待办事项写到便笺纸上,随着进度的推进,将相应的便笺纸转移到其他栏目。



8、每日例会。

关键词:例会(简短+三问题)

团队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内部沟通,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站立进行,Scrum主管向团队成员提出下列问题:

(1)你昨天做了什么去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2)今天你打算做什么来帮助团队完成冲刺?

(3)什么因素阻碍了团队的前进之路?



9、冲刺评估或冲刺展示。

关键词:成果评估

在冲刺结束前,给产品负责人展示成果,也就是展示哪些事项可以挪到“完成事项”那一栏,并接受评价。



10、冲刺回顾。

关键词:获得成果+下次改善

展示已完成的事项,看看可以为顾客传递哪些价值,并征求反馈意见,大家就会坐下来想想哪些事执行得很顺利,哪些事应该做得更好,以及在下一个冲刺阶段中可以做出什么改善。



11、结束之后,立即开始新的冲刺阶段。

关键词:新的“开始”

利用在之前的冲刺过程中,团队在消除障碍、改善流程方面积累的经验。



【延伸】:相关书籍

1、关于实践步骤1(产品负责人)和2(团队)

推荐相关书籍:《指数型组织》

附:思维导图(略)


2、关于实践步骤3(主管)

推荐相关书籍:《10人以下小团队管理手册》

附:思维导图(略)


3、关于实践步骤4-11(项目前、中、后)

推荐相关书籍:《漫画中国式项目管理》

附:思维导图(略)


PS:由于微读无法上传图片,此书评完整版(含20页PPT+3张思维导图)可见我个人读书笔记的公众号(LJ的读书笔记)。

敏捷革命 读后感 第(2)篇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进程与生活节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 因此“效率”就成为现代商业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效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最终会衍变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而随着政府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口号和创业门槛的降低,扛着双创大旗的创业热潮此消彼长,但创业不是过家家,更不是玩游戏,大批量的创业项目夭折正在证明着一场创业失败的沉没成本远比想象的要大的多,“人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因此就有了那句经典的“别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本书就是通过介绍作者赖以推崇的“scrum”方法来揭示一个不曾被发现过的商业逻辑和思维模式。什么是“scrum”方法呢?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每过一小段时间就停一停手头的工作,检查一下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看看这些成果是不是自己期待的,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从而形成不断“检查与调整”的闭环。这句解释通俗易懂,看起来也十分简单,然而当你真正去做时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它要求你必须时刻保持专注与思考,并善于自省,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自我约束的意识。Scrum法优点明确,包括:目标明确、自我修正、反馈迅捷、节约成本、运行流畅、迭代循环、规则简单等。而一个被数千遍证明过的高效方法为何到了21世纪才被广泛应用开来?我想这大概与大多数人往往不愿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导致,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商业巨头的倒下,你也许能够窥探到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唯有不断自我创新、打破传统,保持“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才能一直旺盛的“活”下去,在这条商业逻辑面前,与你是否是行业垄断寡头无关。目前全球经济整体逆行,中国也处于产业升级转型期,创业维艰,对公司带头人整体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升高。我们往往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无论在社会还是家庭的角色中,都会难以避免责任这个话题,永远保持一颗谦卑之心,并永不停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是对结果、更是对自己的最好交代。一本《敏捷革命》看似是在教授我们“快乐工作”、“二八定律”“聚焦团队”等一些高效方法,实则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哲学与生活之道,并且从发展中找到最好的自己,在这瞬息万变的商业浪潮中不断创新、砥砺前行!

敏捷革命 读后感 第(3)篇


读完了,Scrum是一套做项目的框架,之前也有读过相关的书,最近半年多也在做2周一个迭代的项目,结合这本书,还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点吧

1. Product owner是要制定一个待办事项清单,需要评估优先级(对市场的理解,市场需要什么;技术的理解,是否超过团队的能力;20%的功能,创造80%的价值原则等),团队每一个Sprint要在这个List中评估出可以实现的功能;

2. Sprint中实现的功能,对应的故事(每个故事按照INVEST原则来制定),这个故事如何和目前的UE/UI结合起来?

3. 评估时采用斐波那契数列对应故事的难易程度,即点数,目的是记录每个Sprint的工作量,效率,用于下一个Sprint的衡量,对比来用;

4. 每日例会的内容,有标准的问题,好的效果是团队的气氛,大家在这个会上不是简单的说做了什么,要做什么,有什么困难,更深入一点是队员提出困难,大家积极的帮助互相解决,真正的朝着团队共同的目标给出建议,方案,去付出;想到全面瓦解中的团队分工,互相的信任感的感觉;

5. 记录一下三个常见的风险类型: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即:人们需要我们制造什么?我们能制造出来吗?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能卖出去吗?

6. 需求变更的一种办法,删掉一个需要耗费同等精力的既定待办事项,用新的待办事项取而代之,有些事项,你一开始觉得有必要,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7. 人是制度的产物,同样的工人在丰田中和其它汽车企业的产出不一样;制度,环境和文化的重要;

8. Scrum Master和Product Owner的skill范围,宽度,换句话说要成为更好的相应角色,读完万历十五年,会有自己的答案;

9. 评估的数据可以在开始后进行校正,更新计划,关键是开始,循环起来!


做一段事情后,在读一下相应方面的书,相信你会有收获和自己的理解的!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