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合併之前 原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前身是1953年铁道部为统一设计技术标準增设的技术鉴定委员会。
1955年12月更名为铁道部设计预算鉴定委员会,是铁道部机关的组成部分。
1958年9月,併入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
1960年5月,独立设定铁道部设计预算鉴定委员会。
1967年6月至1978年5月,撤销铁道部设计预算鉴定委员会,工作暂停。
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后,1978年6月,铁道部重新成立设计预算鉴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查新建铁路干线、複线、支线、枢纽、电气化铁路、独立特大桥、大型客站站房及基建投资在一千五百万元以上的旧线、枢纽技术改造的初步设计(包括概算)。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1980年3月,铁道部设计预算鉴定委员会更名为铁道部设计鉴定委员会。
1989年7月,铁道部建设司成立,设计鉴定委员会被撤销,其工作纳入建设司设计鉴定处。同年9月铁道部基建总局概算预算定额管理所更名为铁道部建设司工程定额所。
1994年6月,为适应铁路发展,进一步加强铁路工程设计鉴定工作,铁道部决定成立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作为部直属事业单位,受部委託承担部管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概算的审查鉴定工作。
2002年1月1日,併入重组后的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的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交通部规划院,1978年铁道部与交通部分立时成立了铁道部规划院,开展铁路规划专项研究工作。
1983年1月,成立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规範处。
1991年2月,铁道部规划院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与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两个研究室合併,成立了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2002年1月1日,併入重组后的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原铁路工程技术标準所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规範处,主要负责铁路工程建设标準,工务工程、电力照明、修车设备产品标準,标準设计,基建科研四方面管理工作,业务受原铁道部基建总局领导。
1990年1月1日,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规範处更名为铁道部建设司标準科情所,行政工作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代管,业务工作受铁道部建设司直接领导。除负责工程建设标準、三个专业产品标準、标準设计、基建科研四方面管理工作之外,还承担铁道部下属10余个基建情报网的管理工作。
1998年1月1日,建设司标準科情所更名为铁路工程技术标準所,行政工作仍由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管理,业务工作受铁道部建设司指导,主要负责工程建设标準、三个专业产品标準、标準设计三方面管理工作。
2002年1月1日,併入重组后的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其前身是1984年6月成立的铁道部基建总局概算预算定额管理所,由铁三院代管。
1989年9月更名为铁道部建设司工程定额所,行政工作由铁三院代管,业务工作受铁道部建设司指导。
1998年12月改名为铁路工程定额所,业务工作受建设司领导,机构设定和人员编制由所在单位确定。
2003年10月改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代管,业务工作由铁道部建设司指导。
2004年8月併入重组后的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合併之后 2002年1月,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工程技术标準所,合併组建全新的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2003年10月,铁路工程定额所由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代管。
2004年8月,铁路工程定额所正式併入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2008年8月,设立内设机构铁路客站管理部。
2010年1月,铁道部设立铁路客站建设总指挥部,挂靠经规院。
2012年1月,铁路客站建设总指挥部整体划入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2013年4月,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事业法人整体转为企业法人。
2015年2月,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工商注册登记成立。
2015年5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批覆,受总公司委託,经规院负责铁路建设工作时,使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名称。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7年1月经规院官网显示,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员工202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职工总数6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2%,获得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荣誉称号及个人奖项的专家5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铁路专业技术带头人10人。
截止2016年1月底,该院具有正高级职称48人,占职工总数24%;副高级职称85人,占职工总数43%;中级职称36人,占职工总数18%;初级职称22人,占职工总数11%。
截止2016年1月底,该院职工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70人,占职工总数35%; 大学本科115人,占职工总数58%;本科以下学历14人,占职工总数7%。
组织体系 根据2017年1月经规院官网显示,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设有22个内设机构(见组织机构图),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现代客运枢纽分会是中交协的二级分会,经中交协会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原铁道部发文批覆该分会挂靠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1月经规院官网显示,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先后完成了铁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以及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完成了京津城际、京沪、京广、哈大等1.9万公里高速铁路以及青藏铁路、京九铁路、大秦铁路和北京南、上海虹桥、武汉、拉萨等重大客站项目设计谘询和审查;组织编制227项工程建设标準、270套通用参考图、143项产品标準、95项英文版标準、74项造价标準;围绕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开展了大量关键技术与重大课题的攻关和研究,取得了415项科研成果,获得了39项各类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5项。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主要获奖情况一览表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项目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京津城际铁路工程
二等奖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及套用
桥建合一及功能可视化立体疏解客流铁路车站设计建造技术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套用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
特等奖
大型客运站设计理论创新、仿真评估技术及工程套用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樑技术
一等奖
京九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作用研究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现代化新型铁路客站经济社会功能及价值的研究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
绿色铁路客站标準及评价体系研究
青藏铁路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技术套用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技术规範
高地应力条件下富水炭质页岩、倾斜砂质页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
武汉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套用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徵与稳定性控制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地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二等奖
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的分类建设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系统经济性分析
铁路客站技术深化研究——铁路大型客站建筑节能综合技术研究
现代化新型铁路客站商业开发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
加快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政策
中国铁路成本计算系统
铁路"十一五"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铁路快捷货运组织及关键技术研究
关于深化铁路改革、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的若干重大问题
乌蒙山二号四线车站隧道修建技术研究
铁路客站採暖空调技术综合利用及关键技术研究
三等奖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铁路发展战略
青藏铁路政策的建议方案
合资铁路重组整合及规範管理
铁路在地缘政治和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物资目录相关问题研究
複杂环境下隧道爆破新技术
铁路客站多元化运营模式及协作机制研究
铁路工程造价标準体系研究
全国优秀工程谘询成果奖
二等奖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可行性研究评审报告
三等奖
新建北京至瀋阳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评审报告
参考资料:
期刊成果 《铁道经济研究》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管,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铁道经济研究》1992年2月试刊,1993年2月正式创刊。现为双月刊。1996年,《铁道经济研究》被评为铁路优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该刊已入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和“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并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和“中国期刊网”。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是经国家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由铁路工程定额所主办。是全路唯一的以工程定额与工程造价管理为主题、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学术性刊物。该刊为双月刊,全年出刊发行6期,发行量已达5000册以上。
资质证书 根据2017年1月经规院官网显示,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14项工程谘询专业资格,其中甲级5项,丙级9项。 服务範围涉及规划谘询、评估谘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工程项目管理等的全过程谘询服务。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资质证书 资格等级
专业名称
服务範围
甲级
铁路
规划谘询;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谘询;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
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通信信息
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岩土工程
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丙级
铁路
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策划)
岩土工程
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城市轨道交通
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
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工程测量
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建筑
规划谘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
规划谘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策划);
综合经济
评估谘询;评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通信信息
规划谘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档案
参考资料:
文化传统 企业标识 企业标识以地球、中国的英文简称" C"、轮轨和指南针为基本元素,寓意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为中国铁路建设和发展的引领者。
企业标识 标誌造型採用环形结构,象徵圆满、和谐、团结;两条互动的圆弧和两条错落的斜线,代表道路和轨道交通的行业属性;斜线组成的指南针和圆规,象徵严谨、专业、标準,有把关定向之意;斜线呈五十度向外延伸,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像一只腾飞的鸿雁,展翅翱翔、永攀高峰。整个造型饱满流畅、鲜明易记,体现出静与动、收与放、稳健与进取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我院强烈的进取精神、不断的自我超越意识和奉献铁路、服务社会的执着追求。
标誌颜色採用深蓝、湖蓝和橙色的搭配,蓝色立志高远,象徵智慧、理性,橙色开拓创新,象徵吉祥、希望,预示着我院乘着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东风,抓住机遇,阔步前进,奔向充满希望的美好明天。
文化理念 打造一流智库,创建两个中心
顺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机与势,以对铁路发展趋势性基础性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铁路建设新技术的集成能力,探求铁路改革发展的核与质,不断创新资政建言、理论创新、服务铁路的知与行,努力把经规院创建成为铁路行业发展的研究中心和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中心,进而实现打造一流智库的长远目标。
谋发展之策,鑒兴路之途,圆复兴之梦
通过形成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政策建议及决策谘询,引领铁路改革发展的实践,积极为铁路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发挥铁路工程谘询的技术权威优势,为铁路建设把好技术和投资控制关,保障铁路工程的安全优质。在履行企业使命的过程中,践行“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以经规院腾飞的“企业梦”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笃志,拓新,勤智,守信
锲而不捨、笃志笃行,坚定创建一流智库的信念与信心;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勤求博採、智周万物,持续提升研究能力与技术水平;诚朴取信、言信行果,以服务客户为本,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术业专攻,克实共赢
始终坚持专注主业聚焦科技进步,以技术积累提升专业技能,以人才培养打造专业队伍,以优质成果提供专业服务,以质量控制巩固专业权威,以合作交流扩大专业影响;始终坚持和衷共济共享发展成果,以实事求是谋发展,以求真务实出实效,以开放包容之心与员工、客户和社会互利共赢。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院长、党委副书
周孝文
党委书记
谷晓明
副院长
吴克非、覃武凌、周红云、林仲洪、邱晓燕、毛斌、俞祖法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左鹏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