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经管类)》除了向读者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外,还介绍了相关软体的操作,并以用友软体为操作平台,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系统管理、总账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模组的基本操作以及各模组之间的业务数据流程。使学员能够在较为系统、完整的完成软体业务操作后进一步理解认识会计核算及管理电算化的思路和数据处理流程,为以后实际工作中举一反三,自如使用其他软体工具打下基础。此外还对企业如何开展电算化具体工作,介绍了企业实施需要注意的一些準备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会计电算化
- 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204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应连军 谢小春
- 出版日期:2007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4011918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1.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1.1.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1.1.2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
1.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1.2.1 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的联繫
1.2.2 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的区别
1.2.3 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1.2.4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习题
第2章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2.1 实施的基本条件
2.2 实施前的準备工作
2.3 信息平台的选择建设
2.3.1 了解本单位业务的特点,设计适合企业的系统参数
2.3.2 选择合适的软体产品
2.3.3 需要合适的硬体设施相匹配
2.4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运行
2.4.1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试运行
2.4.2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习题
第3章 用友财务管理系统的套用
3.1 系统概述
3.1.1 用友U8管理软体的操作思路
3.1.2 用友U8管理软体主要解决的问题
3.2 总账系统
3.2.1 总账初始化
3.2.2 总账系统日常操作
3.2.3 账表查询
3.2.4 期末处理及反向操作
3.2.5 出纳业务
3.3 报表系统
3.3.1 概述
3.3.2 报表製作
3.4 实训
3.4.1 系统管理
3.4.2 系统设定
3.4.3 总账系统初始化
3.4.4 总账日常业务处理
3.4.5 出纳管理
3.4.6 期末业务处理
3.4.7 报表编制
习题
第4章 固定资产系统
4.1 概述
4.2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系统设定
4.3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
4.4 月末处理
4.5 实训 固定资产系统的操作
习题
第5章 工资系统
5.1 概述
5.1.1 工资系统的功能介绍
5.1.2 工资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5.2 系统设定
5.2.1 启用工资账套
5.2.2 基础设定
5.3 日常业务处理
5.3.1 人员档案管理
……
第6章 用友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套用
参考文献
文摘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理解会计电算与手工核算的联繫与区别。
1.1 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1.1.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採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单位乃至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套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套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但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套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是将电子计算机套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但会计电算化绝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序言
当前各大中专院校的财会类专业基本都开设有电算化课程。但是,我国传统的会计教育将重点放在处理会计数据的程式上,把会计看作是一门技术而不是知识的集合体,受其影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很容易“随大流”,偏向会计软体的操作技术或会计核算软体的程式设计,没有从会计管理的角度考虑如何最佳化。
会计电算化首先是一个现代化的会计观念,其次它还是一个变化、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作为一个观念,会计电算化有助于人们改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看法,将原本视为一个独立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纳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问联繫的纽带,这就使得现代会计工作深深地嵌入到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之中,彻底消除了财务和业务“两张皮”的状况,实现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管理。
学习会计电算化,首先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财务工作,了解企业财务系统中总账系统是如何充当其他系统如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报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连线纽带的以及他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会计信息的传递和收集处理的。其次仍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管理工作,了解企业财务系统又是如何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充当信息平台和连线纽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