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书赏析(3)篇

(2019-07-25 00:24:36) 读书赏析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

《公正》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youtube上最受欢迎讲座,在全球掀起学习政治哲学的狂潮!钱颖一、邓正来、闾丘露薇推荐阅读!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可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生命至上时,为什么像福特汽车这样的企业却会给生命贴上价格标签?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权利,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会反对同性恋婚姻?我们认为法律必须保护合同的有效性,但为什么一些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却被法院推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潮、我们的正义观,正陷入尴尬的两难选择当中。我们清醒的理性和人类的良知,会促发我们去寻找有关“公正”的“出路”。这条道路既能体现我们社会规范的人性,又能体现客观性。而这正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寻找的有关公正的第三条进路:培养我们每个人的德性,作出我们应该作的、公正的选择。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在线阅读地址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书赏析 第(1)篇


“公正”是迈克尔·桑德尔钻研了数十年的主题。在这本书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掩藏着种种道德矛盾,而我们认为天下大同的社会公德在解决具体的社会事件时却常常引发分歧。桑德尔从政治哲学出发,梳理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哲学对“如何实现正义”的回答。读过本书后,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面对道德困境,不同观点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哲学理念,而这些哲学理念各自有什么样的主张与局限。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实现公正的三种哲学路径。第一种路径是功利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和密尔。他们主张公正就是让大多数人实现最大程度的快乐。第二种路径是自由主义,代表人物是诺齐克和洛克,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保证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才能实现公正。第三种路径则是以康德、罗尔斯为代表的道德哲学。他们认为实现公正需要社会成员有充分的道德觉醒,追寻普遍的良善。桑德尔最认同道德哲学对公正的阐释。

一、功利主义如何理解公正

功利主义认为,公正就是保证大多数人最大程度的快乐。具体来说,在电车困境中,功利主义的信徒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牺牲一个人、挽回五条命的做法,因为这样的选择代价最小、收益最大。

所谓功利主义,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哲学理念。那么什么是效用呢?就是幸福多过痛苦。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和密尔认为,人类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因此判断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看行为能否促进幸福。功利主义哲学家还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最大幸福”,他们认为幸福是可以被测量的,数值最大的幸福就是“最大幸福”。

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边沁认为,所有人类都受两种主要的力量支配:幸福和痛苦。人们天然地喜欢幸福,讨厌痛苦。英国哲学家密尔补充道,社会的运作和法律的制定都应该保证人们的幸福,这就是公正。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层面的公正呢?密尔认为,每个人的幸福都有个数值,而痛苦就是“负的幸福”,社会的公正就是保证幸福总和的最大化。

这是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功利主义认为人的幸福快乐是可以计算的,因此社会的公正就是保证大多数人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

二、自由主义如何理解公正

自由主义认为,保证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给个人充分的行动空间和自由,就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具体来说,在电车困境中,自由主义认为,如果你征得了桥上行人的同意,你就可以把他推下去阻挡火车。在英国同类相残的案件中,如果船长和大副获得了帕克的同意,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杀掉帕克。

自由主义认为,因为我们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天生就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应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由主义者喜欢强调一个概念:“机会平等”。自由主义者认为,当个体自由地参与社会交换时,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收入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是毫无疑问的私有财产。具体到社会分配上,著名自由主义哲学家诺奇克认为,征税就是强制占有个体的劳动成果,因此等于强制劳动;通过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等同于大众对富人财产的集体偷窃。

尽管自由主义将自己包装得格外公平,但自由主义倡导的交换逻辑真的没有问题吗?美国阿肯色州有一家私人消防公司,只给自己家的会员灭火。当消防这样的公共服务成为被交易的商品,会制造什么样的窘境?一个房主过去一直缴纳会费,但今年没有续订。他的房子着火了,这家消防公司开着卡车赶来,只是确保火势不会蔓延到别处。人们好奇地问消防队长:你怎么能手持消防设备站在一边,却眼看一个人的家园在燃烧呢?消防队长回答说,“一旦确认火势不会危及会员产业,我们只能后退;如果我们对所有的火灾都做出反应,那么人们就不想购买会员服务了。”在这个案子中,我们看到交易逻辑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公正的。尽管交易时刻在发生, 但不意味着交易总是对的。

这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自由主义者如何理解社会的公平正义。自由主义认为,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天然拥有诸多自由。在财富积累正当、自由买卖的原则下,交易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不二法门。自由主义的局限在于,在自由买卖的前提下,交易并不总是公正的;当自由交易的逻辑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时,公共服务就不再平等地为每个人服务,更可能沦为有钱人的专利。

三、道德哲学如何理解公平正义

道德哲学代表人物有康德、罗尔斯。道德哲学的研究者对公平正义的实现提出了多种方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道德和思辨在促进社会公正中的作用。对道德哲学家来说,电车困境中他们会拒绝把桥上行人推下去,因为不管情况多么危急,不管行人是否同意,人们都不应该谋杀一个无辜的路人。

与自由主义相比,康德认为人的尊严不是来自所谓的“天赋人权”,而是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生命,在理性的驱使下,我们才能做出维护道德的选择。在理性的指引下,人无论如何不应该做错误的事,甚至不应该撒善意的谎言。康德认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道德的标准不因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实现社会的公正,社会应该实行绝对的道德准则,推行社会的良善,进而实现社会公正。本书作者桑德尔很认同康德的观点。他认为实现社会真正的公正,离不开人们对道德的觉醒和坚持。

在讨论如何实现社会公正时,现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了“假定契约”理论。他认为社会依靠众人制定的契约运转。当人们制定社会契约时,都应该设想自己站在“无知之幕”背后。什么叫“无知之幕”呢?这是一种假设性的存在,“无知之幕”使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种族、阶级、性别、地位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达成的契约就是正义的契约。这种契约同自由主义的契约有什么不同?自由主义认为,个体依靠自由选择结成的契约就是公平的。但是罗尔斯认为,即便允许人们自由选择,社会仍然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获得的社会资源是不平等的。因此,必须用“无知之幕”把人们同不可偷看的命运隔开。当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身份时,人们总是会制定倾向于弱者的政策。

这就是本书的第三个重点,道德哲学如何理解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同于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道德哲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载体,因此对道德有无限的追求。康德认为,在社会层面实现公正,需要人们坚持绝对的道德准则。罗尔斯认为,实现社会公正需要反对道义应得,提倡分配正义,保证弱势群体的权益。本书作者桑德尔十分认同道德哲学家的观点。他认为大众只有在道德层面醒悟,追寻普遍的良善,才能把分散的个体团结起来,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书赏析 第(2)篇


大多數人不一定就代表正義,小部分人也不一定不掌握真理。如果對大多數人有益就是正義,那麼少數人就不應該得到正義嗎!何況多數與少數、公正與正義從來都不是固定的。

如果說感性是魔鬼,理性則是災星。人類自認知以來,知識階層總是以各種理由反對感性,不斷引導人們按照他們的設定管理社會。不論是採用邊沁還是凱恩斯主義,都是政客達成目的的工具,除了造成更多問題之外,社會從未按照他們預定的意願發展。這樣的理性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更容易讓人成為機器,乃至被奴役的對象。

我支持所有不預設前提的探討,更覺得社會應該允許在感性與理性這兩條道路上不斷修正地前行,不失中道,才能夠探索出理想的未來。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读书赏析 第(3)篇


这是一本可以作为政治哲学入门的书籍。从电车难题,紫心勋章,阿富汗的牧羊人到代孕外包,同性婚姻,堕胎政策,反歧视政策等,囊括了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中暴露出来的尖锐而不可逃避的道德困境,却又共同指向一个主题: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和实行公正?权利和义务,收入和财富,权力和机会等应该如何分配?

书的篇幅不长,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通俗的句子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又层层嵌套,逻辑性强,对不同立场和角度的观点进行完善的论证。

公正,从来都是一个宏大,模糊而复杂的概念,哪怕是在具体的事件中也会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时空,不同制度,不同阶层等而有所差异。并且迄今为止,千年来的辩论也没有达成具有一般意义的公正共识。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可以提供答案的书。但是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新角度,给我们以新启迪。

该书围绕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的绝对主义,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和亚里士多德的共同善学说为核心展开。作者在最后表达了其倾向——公正的共同善目的。

此书所探讨的话题第一次涉及,不管是社会议题还是哲学的知识都有所欠缺,所以也看得一知半解的。有机会再重读,也值得重读。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