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7-29 00:23:28) 读书赏析 -
作者:武志红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喜欢武志红的书,几在我的书架上占了一排,不过这一本却是我最喜欢的。
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作者从新的角度、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些坏情绪,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和正面意义。这些情绪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而且这些情绪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接纳它们,并要感谢它们让我们越来越坚强,体验更多生命的无限精彩。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完美,可是却并不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我们认同的自己往往是另一个自己,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冲突纠结困扰,这就是心理问题的根源。当我们真正了解了我们的缺陷,认同并接受了有缺陷的自己,我们的内心就和谐了。
书里面还深入地介绍了悲伤、愤怒、恐惧、内疚这些问题的心理根源,其实无论什么心理问题,根源都是在我们的童年,都可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因为我们的心理模式在我们的童年形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身上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寻根究底,都有童年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问题越严重,根源就越深。那么能不能不让我们的孩子受伤,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童年呢?
那也是不可能的,没有伤害就没有成长,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童年,爱得太少,可能会有分离伤害,爱得太多,可能会有吞没伤害,所以我们只能避免给我们的孩子严重的伤害,却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没有伤害的人生。
我们都是带着伤口成长起来,心灵的伤口就好像身体的疾病一样,你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疾病,健康只是让你避免重大疾病罢了。从小一点毛病都没有,在保温箱里面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了疾病,往往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我们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心灵创伤,都不是无可救药的,都有治愈的机会和可能,除了偶然,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可以通过有了自己的孩子,重新经历和思考自己的童年,等等方式,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童年,认识自己,从而平复自己的创伤,去开始新的生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想看武志红的《巨婴国》,可惜已经下架了,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对此书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接近颠覆式的理念试用于大多数人,那就是"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言论是契合当下这个社会的,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没有几个从父母那里获得优厚的心灵资源,都是拖着残缺的心智或待修复的人格在缓步前行。原本想就着这一理念和观点好好去做一番研读的时候,既然下架了,隐隐感觉到可能书中的言语刺痛了一群人吧,为此不勉感到惋惜。
所以希望在作者其他书籍中能够找到一些原型,或者说一些影子吧。
《感谢不完美的自己》书名有些鸡汤,内容宛如醒酒汤。"接受和宽容"并诚服于当下,的确是一把解锁生活真相的钥匙,
至少在明知浮生若梦,却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浑然不觉,不愿醒来,在"我执"幻像中痴迷而上瘾的世界里,让你了解并拥抱生活的真相,断了所谓的恶性轮回。如作者所说:佛教说轮回,你上辈子的“业”下辈子承担。心理学也讲轮回,就是小时候受过的苦,长大了又受一遍,一遍不够,还要受许多遍,这是心理意义上的轮回。这个轮回就是命运。
这类似的心理学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此,
不断的刷新颠覆自己的认知,引发行动。
有人曾对心理学这样评价:抱着看穿一切的心态入门,带着看淡一切的心性出道。正如上面这句话所说,一部分人希望能通过心理学看透他人,还有人希望通过心理学认识自己,平和心境。
我想,归根到底就是想认清生活的真相,利用心理学依然热爱生活。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我来说,接受“不完美”是非常困难的过程,尤其是不完美的自己。这也是造成自卑和抑郁的原因。我一直尝试改变自己,试着去接受有些缺点的自己。
今天听了一个故事,是说战乱之后很多树都被砍光了,一个路人问一位有残疾的老者,为什么那么多树都被砍了,这里竟然还留下一棵很丑的树?老者说,因为这棵树到处是疤痕又长的不直,不是好木材,不能做弓箭也不能盖房子,所以没人要就剩了下来。就像我一样,我瞎了老了,就在战乱中活了下来。我的邻居和孩子都被招去打仗了,再也回不来了。
这样想想,不完美不一定是坏事。即使不能战死沙场,但是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多思考自己善于做的事情,而不强迫自己一定要事事完美。放过自己,也许也成全了自己。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