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赏析 / 正文

采桑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8-03 00:20:19) 读书赏析

采桑子

作者:叶广芩

这是一部讲述满族贵胄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民国以还,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痴迷一生,次子因萧墙之祸无奈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一个世家的败落,一群子弟的飘零,展现出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人世沧桑与文化嬗变,令人掩卷三叹。

采桑子在线阅读地址

采桑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读完四顾,周围是浓稠的夜,而我的魂魄刚才还在北京东城的小院里。


九个既相关又游离的故事, 像编辫子一样,捋出了老北京一个世家的历史及其子女的命运历程。八个章节连起来竟是一整首纳兰词: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更难得的是,以词作标题并非作者搞的噱头,而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该章的故事及思想,让人拍案叫绝! 赞叹心思行文的巧妙。


第一章“ 谁翻乐府凄凉曲?”写戏楼胡同金家虽是个没落世家,但依然保留旗人做派,爱戏、懂戏、会唱戏。于是,借着排演各种曲目,金家的成员也是 全书主角一一登场。


这一章除了让各色人等到齐,还主要写了戏痴大格格。大格格因挚爱京戏而与琴师成为知音,但这样的感情为未来婆家不容,于是琴师神秘消失了,失去了琴师的大格格也失去了魂魄、丢掉了生活的意趣。


《锁麟囊》里的一段堪堪就是大格格的一生写照: 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教我收余恨 免娇嗔 且自新 改性情 休恋逝水 苦海回身 早悟兰因。


这一章花大力气写戏,写看戏人和唱戏人的情态心理,还普及了不少梨园常识。


“风也萧萧”写金家老二、老三、老四还有民国做过警察后来去烧大碗的顺福,几人因了话剧演员黄四咪龃龉半生,至死方悔。写得笑中带泪,让人感慨造化弄人,世态的荒诞,人性的脆弱。在萧萧寒风中,老二自绝,老三老四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章读得哭了又笑,笑了又哭,五味杂陈,七情昧尽!


“醒也无聊”,说的是五哥家的金瑞,天天睡不醒,对生活里的一切可有可无,醒了跟睡着没啥两样。到了儿倒是醒了,但是因为一个乞讨用的白瓷碗与金家老三打官司。


这一章写得欢乐无比。


“梦也何曾到谢桥”写因为早夭的老六,父亲与寡妇谢娘的一段情感纠葛,“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这章不似前面,一次都没笑,反而有些沉重。

……


叶广岑是很有辨识度的作家, 文笔既俏皮又隽永,能把逗同雅严丝合缝不露痕迹融合到一起。

正如有书友评论的, 同样写老北京,老舍写的是俗的一部分,张恨水写的则是雅的一部分,虽处不同时代,叶广苓可说写出的是贵的那部分。读她的小说,能将老北京旗民身上的“贵气” 尽揽眼底。

采桑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落叶归去,原来拥有满清贵族的富家子弟失去了贵族的头衔,金家,作为民国时期有名的贵族后裔,但时光无情,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拥有三方妻妾的金载源在众人眼里本可以享受着子孙满堂、四世同堂的乐趣,但门外的世道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人难以预料的变化,满清的逝去,民国的建立,作为金家的后代,亦是满清贵族血统的后裔,十四个子女诠释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命运,豪放不羁、英气逼人的大哥反叛皇族加入了军统,明面上公而忘私,实则是一寡廉鲜耻的自私小人;二哥因了穷亲戚的一句谎言而在文革中被迫自杀;三哥由于“自家的东西卖多了”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为一名古玩鉴定家;四哥自得其乐地当了普通工人,可是“提笼架鸟熬大鹰”的爱好到死也没丢;五哥的书法和京戏名满京师,却偏要戏谑人生,放浪形骸,宁作烂乞丐也不当贵公子;六哥天赋异禀,头上长着龙角,结果却早夭;七哥一生醉心于丹青,君子固贫而乐道。大格格清高孤傲,只为票戏而活着,偏偏嫁进了土匪出身的警察署长家;二格格为追求自由的婚姻而被逐出家门,因为她的所爱非但是政敌之后而且是一名商人,不过最后也拥有着美满的婚姻,一辈子恩爱有余;三格格参加地下党却死在大哥的屠刀下,令人唏嘘;这也是本书中我最感触的一点,作为有着同血缘的亲兄妹却互相残害,三格格的尸首直到解放后才被找回安葬,四格格成长为一名建筑专家,但心中却永远留着一个青梅竹马的旧梦;五格格见到放牛娃出身的解放军连长开始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成为家族里第一个提出离婚的人;六格格皈依基督终生不嫁,临老却当上了董事长;七格格成为一名作家,也是家族历史最理性的旁观者,要说幸福,只有七格格最为幸运吧!在这纸命如斯的时代,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更多的感慨岂是几段话可表现的呢?时光流逝,岁月静好吧!

采桑子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本书是清朝的贵族,慈禧的侄女、光绪帝的隆裕皇后的本家后人所写的书,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世家大族渐渐没落的生活转变。

金家的十四个子女性格迥异,命运也各不相同,但接受的贵族教养使他们在清朝被推翻后也成为了各界的好手,戏曲,鉴宝,建筑,医学,绘画。

从清朝落没到民国,解放,我看到历史的车轮在无情的前进,无情的碾压,时代在迅速的变迭更新,眼见它高楼起,眼见它大厦将倾,紫禁城的最后一抹斜阳终于消逝……

最让人心痛的是文革时期,被拆除的古建筑,被破坏的文物字画,大批文人含冤而死,亲人反目,兄弟相杀,人人自危,妖魔当道,高压之下必有冤鬼。

没有不换的朝代,也没有永存的特权,一个八旗世家的兴衰,本来都是何等尊贵的人物,祖坟却也被一座水泥厂替代,被捣毁的骨殖,刻着蟠龙的石碑,终抵不过被时代洪流卷走……

满园落叶瑟瑟风,人生秋凉无数……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