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2019-06-22 18:13:12) 读书赏析 -
作者:都梁
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拖了好久才写的书评,怎么说呢,电视剧将这本小说改编成了战争片,而且也算是最成功的抗战电视剧之一了,不过我觉得后面的内容也足够再拍一部电视剧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文革”的事情都讳莫如深,受害者不愿回想,施暴者不愿承认。最开始对文革岁月开始好奇是看三体一的时候,对叶文洁的遭遇感到震惊,当年对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都可以宽容接纳的中国人民,为什么面对自己的同胞尽可以如此歹毒,且不说知识分子和教授,受迫害的一些人甚至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新中国打下江山的人。所谓的革命队伍打着“文攻武斗”的口号,理直气壮地破坏着社会秩序、冲击军警、打砸抢,甚至想着用火箭炮对准自己城市的同胞们。虽是小说作者的一家之言,但我现在却对这样的历史不由得不信。让千万劳动人民成为暴民、丧失理智、混淆是非,其原因我只能归咎于文革的发起者了。对于毛主席的贡献我丝毫不敢否定,因为我很难想象没有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这些人谁能扛起革命的大旗,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说历史大势不因一个人的出现或消失而产生变化,但在短期上看还是有影响的。没有毛泽东,或许红军在长征路上就被消灭殆尽,又或许没有敌后战场日军可以肆无忌惮地入侵,再或许中国现在像台湾那样两党不停撕逼。总之我觉得现在生活还是不错的,这其中有毛主席很大的功劳。但不能回避他所犯下的错误,他始终是一个人不是神,始终没有摆脱富农阶级的思想,也没有摆脱千古开国帝王可同患难不可同享福的历史。我觉得国家应该正视这段历史,承认自己的历史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是对自己的人民,该对受伤害的人们道个歉了。先写这么多吧,想法太多能写出来却很难,最后推荐大家看看,欢迎讨论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对于文革期间的这段历史,一直以来并不愿意去多接触。每当看到与之相关的书籍或电视剧时,都选择性跳过,但这次确实是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认真的看了一遍。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确实配得起“军人”二字,我为他文革时期的遭遇感到莫名的心酸。一位从1927参加红军的老战士,经历了国民党军的几次大围剿,以及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在淮海战役中差悬丢了性命,及至建国后,成为了一名开国将军。在文革中没有死在反革命手中,而是用好友赠与自己的勃朗宁手枪了解了自己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他敢于亮剑。正如本书取名《亮剑》,书中的人物都有亮剑精神,比如说政委赵刚夫妇、丁伟,包括李云龙的岳父田老先生等,面对党所犯的错误,敢于抗争,而不是一味的妥协。很不理解书中李云龙为什么一定要用好友赠与他的手枪自杀,就像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让自己的学生枪决自己,因为此,他的学生一直感到愧疚。
亮剑(电视剧《亮剑》原著)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时不时的还会看起亮剑这部电视剧,总会有人说起电视剧只拍了一半。看完图书后,发现确实如此。
亮剑这部剧拍的很好,改编的也很好。从抗战到建国授衔,到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论文,完整又点题,让人不会认为还有剩余的故事。但是这本书中最感人,最最有情感张力的情节全在后半段。
剧集所涉及部分介绍李云龙如何带兵抗日、解放,让人会情不自禁的被这样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吸引,但是在图书的下半部分则是详细的介绍这样的人物是如何一步步被时代所吞噬的。从丁伟开始,田老爷子,赵政委夫妇,这些人一个个离去,对李团长的结局也有了预期。不过读到受审、批斗现场以及最后的自杀,心里面还是会异常挣扎。
看书评上有人说,剧集是喜剧,图书是悲剧。更确切的说,剧集是让你爱上一个人,图书则是再拿走他,这个过程会让人深思。
另外期待在剧集亮剑2。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