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后感_2200字
(2019-09-21 14:02:12) 读后感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后感2200字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如果不了解悲观就无法打碎悲观
第二:如果不了解乐观就无法向往乐观
第三:知道原因、有了希望,那就开练
书的结构太明晰了,所以读起来感觉很有意思,亦很有吸引力。
第一:如果不了解悲观就无法打碎悲观
一、悲观两个特征
1、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
2、无助感(helplessness),即不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
这个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结有共通之处。
坏事无法释怀,努力看不到希望,的确像个死胡同。难怪最后恶化为抑郁,做事无力、优柔寡断、有自杀倾向、身体不健康。
二、悲观背后的机理
1、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2、和解释风格(explanatory style)。
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放弃的反应,是源自“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的行为。解释风格是你对为什么这件事会这样发生的习惯性解释方式。
解释风格是习得性无助的调节器。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可以散播习得性无助。
通过巴浦洛夫的狗的电击实验,我们知道习得性无助是习得的,既然是习得的,就是可以改变的;
而解释风格决定习得性无助的指数。
三、悲观解释风格的特点
悲观性解释风格具有—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的特点。
举个例子:如果你认为厄运是“永远”,“从不”,那你就是悲观型的。如果你认为厄运是“有时候”,“最近”,那你就是乐观型的。
而事实上,厄运一定是有时候。只是厄运的冲击力太强,痛苦太深,会让人置身其中而看不到阳光。
只有站在时间的长河之上才能看到事实。以个人亲身体验回首来看,厄运永远是暂时的。
大学时三叔脑瘀血离开;毕业第一年二姨和二姨夫同时车祸身亡,夜里11点收到消息,哭到天亮,之后的恐惧就开始了;接着三姨被扎十多刀汽油烧;二舅被害死,并放在在酒店二层的广告牌外;女朋友得癌症离开;三妹出车祸;期间的姥爷、奶奶离开。自己身体不佳,也试图自杀,幸运未遂。
在当时每一点的时间都无限长,长的让人绝望。现在客观的回首,至少在自己人生的一半以上的时间里,都是平安而健康的。想想就需要感激和珍惜。
很多东西,时间能带来的,时间也会带走。
而且,每个让自己心痛的人都是亲人,是亲人就希望自己能幸福快乐。万一逝者在天上能看到呢!
真正能想明白这些,也是因为开始读书,开始更多看见,而我在恐惧和抗拒不公中整整战斗了近18年。
现在慢慢学会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下都要相信触底之后必然反弹,这是希望之光,人一生最需要小心呵护的就是希望,相信一切都会好,做自己能改变的部分。
自己没含金钥匙出生,接受天生注定的命,然后努力,改变运,这也是改变了命运。比如让自己孩子出生的时候含着铁钥匙也成。
如果不努力,就觉得爱情无望天生穷命、永远穷命、没有致富的能力,这就是普遍性、永久性、人格化的解释。
估计没有比这更悲观的了,人一旦没有希望,只能陷入绝望。
而乐观的人会认为:父母穷不代表自己穷、一时穷不代表一世穷、暂时没赚到钱不等于永远赚不到钱。想想马云、俞敏洪、刘永好......
乐观的人,真棒��。
第二部分:乐观的人生精彩
这部分几乎都是案例,乐观的总统获胜率高、乐观的运动员得金牌多、乐观的球队赢球多、乐观的学生学习好、乐观的寿险销售员业绩好。
其中掺杂的悲观测试,个人持中立态度。毕竟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行为。一旦人给自己贴标签,撕下就难,更何况负面标签。
更何况很多问题,或许只是个人愿意承担责任,成长自己。所以没啥事也不用测。反正习得乐观就足够好了。
内心不强大,测完了没事也没准整成有事。个人意见。
第三部分:乐观方法
千呼万唤始出来,结果发现在很多书里看过这些方法,比如持续的幸福、遇到未知的自己等等。
1、ABCDE疗法
这个主要是用来改变解释风格的。
A: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
B: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很快凝聚成想法(belief)。
C:这些B会变成习惯,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的这些想法。这些想法并不是待在那儿不动的,它们会引起后果(consequence),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想法直接的后果。
D:要学会反驳B,D是反驳(disputation)。
先阻止悲观蔓延,然后在反驳。
1)转移注意力
停止思维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许多人都用类似的方法停止或中断他们习惯性的思维。有的人大声摇铃;有的人随身带一张卡片,上面用红笔写着大写的“STOP”;有的人在手腕上戴一条橡皮筋,当他们开始悲观地胡思乱想时,就用橡皮筋弹自己。
2)对付反刍
男人比女人抑郁悲观的少,主要就是因为男人遇到挫折会选择做点什么,而女人会不停思索,即反刍。
利用消极想法的本质来对付反刍。比如说,消极想法就是要萦绕在你心头不去,你可以对自己说,“停住,我不要现在想它,我要等到今晚六点再想”。
3)记下来
当消极的想法一出现,就立刻把它写下来。写本身就是一种发泄,“写”加上“以后再去想”会很有效。
4)开始反驳(disputation),找证据证明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
E是激发(energization)。
通过新想法的建立,改变解释风格,多次练习,从不够乐观向非常乐观转变。
其他的融入团体,为他人着想,也是辅助手段。
ABCDE的案例很多,就像我举自己的例子一样,事很痛、但在生命中所占时间很短(取代了我原来认为的不公平)、最终指引我记录每天的快乐时光,一记录下快乐,快乐就延长翻倍了,也不好意太悲观了。
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不是因为快乐才欢笑,而是因为欢笑才快乐。
这也是我用过的方法,多难傻乎乎对镜子乐乐,就是觉得心情美丽多了。
这也算个方法吧。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