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的误会》读后感_800字
(2019-09-09 07:39:43) 读后感 -
《歌剧的误会》读后感800字
”鉴赏和理解歌剧,需要充分的文化准备和耐心的音乐-戏剧培训。这不仅是由于歌剧是一门综合了音乐、戏剧、文学和美术的复杂艺术”,更因为歌剧承载着各个时代和民族的文化抱负、人文追求与生命体验。”哪怕是在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这些老牌的歌剧传统大国,歌剧的观赏和理解也不是出于‘自动的‘本能,而是出自长时间、有意识的‘教化‘与引导”。
当然,不是说歌剧就其作为一种艺术体裁而言,就比其他品种更加“高雅”,它有它自己的问题,自然也有别的品种无法比拟的长处。四百多年的歌剧历史,从商讨复兴古希腊戏剧的宏图大业(这其中一位,就是日后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而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伽里略的父亲)到今天,歌剧的”魅影”有了根本的变化。过去,人们忙了一天,晚上到歌剧院不为别的,就是要找个乐,寻求点感官的愉悦和刺激。只要肯掏钱,谁都可以去歌剧院过把贵族瘾。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随着看歌剧的人越来越多(艺术走向平民当然是件好事),歌剧剧目的音乐质量和艺术品位也就大打折扣。作曲家们为了生存或名利,作品自然生产出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虽然过去与当今多少都有类似的现象(以前的剧院带有一种社交场所的意义),但如今剧院更多则是歌剧、音乐、戏曲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们的天堂。一部威尔第的《茶花女》在外国演、中国演,翻来覆去的看一辈子,要在三四百年前,准当成了笑谈。
有误会就会有发展和改变。当人们逐渐从意识的深度感受到歌剧音乐终究是触及心灵的;其中心命题是写人——写人的命运、人的遭遇和人的内心,并让人性通过音乐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时,对歌剧接纳也就有了今非昔比的改变。。。假如你想自觉的挖掘对歌剧历史认知的潜能,扩充兴趣爱好的范围(譬如,你未必知晓威尔第的一部花费二十六年心血,长达十六个小时的歌剧内容是什么?),化解对歌剧模式上的墨守成规,不妨读读这本书,大概也是歌剧文化认知积累上的一个开始。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