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15:55:24) 读后感 -
《流浪地球》读后感800字
《流浪地球》是我看大刘的第6本小说,很遗憾,这本我只想给三颗星。
首先还是不得不佩服大刘的想象力,这是他的早期作品,相信也是《三体》成就的积淀之一。
单凭整个故事脉络,依然是部震撼人心的小说,流浪地球的理论设定与人类逃亡的五个阶段;人类在漫长的生死存亡环境中心态的改变,对感情的淡漠;不经过验证单凭看到太阳毫无变化就成了“乌合之众”,将带整个人类逃离毁灭的联合政府残忍的冰冻在了海面上;而最后借由主人公年华老去的孤独与幻想,对地球自然环境的悼念,对流浪地球的最后一次呼唤而结束。极具讽刺意味又发人深省。
从细节和人物交代上,这部小说的确是有很多不足,主人公丰富的思考,人性的淡漠,盲目的忠诚而又突兀的加入“叛军”群体,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唯一让我感受到了感性的瞬间大概就是结尾他对妻子的幻想,也让我想起《三体》中年迈的罗辑消失在方碑中的画面,而那时的罗辑,却没有再提起他的爱人。
这部小说的评论区大概是我看到目前讨论最激烈的,或许是因为电影上映的缘故,让大家重新关注这本书,但是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讨论过多的故事本身或是细节的合理性,作者的笔法与用意可能更多的在于警醒,甚至是一种讽刺,讽刺人类的无知,警醒人类的过度利用环境,讽刺人类在遇到危机时群体的狂热,警醒人类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学,理性,不盲从。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必定会带来人类生理上的相应退化,甚至精神上的倒退。我相信幸福感的来源绝不仅仅是活着和社会更加发达,而是持续的获得精神上的能量与情感的支撑,持续的强大,这可能比单纯的科学进步要重要的多。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或许是一种理想,但人要有理想。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