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_1500字
(2019-08-25 07:57:26) 读后感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读后感1500字
《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书中干货很多,提供了许多解读历史的角度,在此讲讲自己觉得有意思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在生物学与历史中,作者提出生物学给历史的三大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生物学的法则同样也是历史的基本教训。在第一个教训里,作者指出生物界遵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文明人的世界中这些法则也依然奏效,可能只是形式变了,但内核依然一样。比如作者提出很有意思的一点:合作是竞争的工具或手段。我们在自己的群体中—我们的家庭、社区、俱乐部、教会、党团、“种族”或者国家—团结合作,是为了在与其他群体的竞争中强化我们的群体。我们合作的背后其实是为了我们所代表的群体,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想起《自私的基因》里讲到,为什么本性自私的基因会彼此合作,为了基因的复制繁衍。在第二个教训里作者又提出人生来不平等,这不仅是自然的和先天的,而且还随着文明的复杂化而增长。自由和平等是永恒的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方取胜,另一方即会死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选择和进化建立在差异性,因此人一出生就有健康和体质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的人在应付生存的各种考验时,就是拥有比其他人更好的禀赋。不平等遗传上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与人为的不平等;所有的发明或发现都是由杰出的个体所为,结果造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自然”对我们梦想中的自由与平等的结合付之一笑。当然乌托邦式的平等已被生物学判了死刑,但并不代表我们做不到相对的平等。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平等,把控好一个度也许是我们有可能做到的事。
在道德与历史章节中,作者认为由于道德要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历史和环境的条件,因此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比如在狩猎时代,好斗、残暴、贪婪也许是美德,但在当代就是糟粕,勤奋、讲究规则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要求。新的制度要求新的美德,同时把一些旧的美德视为罪恶。“我们不能有把握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松弛是衰败的先兆,还是已失去了农业社会基础的道德规范,向着仍在由我们的工业文明融铸为社会秩序和常规的道德规范痛苦而可喜的转变。”
在宗教与历史里,作者提出历史的教训是:宗教具有多次生命,有复活的传统。人生而不平等,所以注定我们有许多人经受贫穷和失败,对于失意的人而言,某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希望是替代绝望的唯一选择。宗教的一大作用就是给人带去慰藉和希望,依附宗教得到庇护逃避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只要有贫穷,就会有神灵。”
作者最后对历史是否进步进行论述。人类赋予生命以意义,赋予人类生存以意义。作者认为的进步主要在于文明及遗产方面,“进步仍然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比过去的婴儿更健康、更漂亮、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更丰富的文化遗产,生来便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知识和艺术积累的增加,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基础和支撑。遗产在增多,接受遗产的人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升。 历史首先是这一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进步就是遗产的不断丰富、保存、传播和利用。对我们而言,研究历史不仅仅在于对人类的愚蠢和罪恶给以警示,也是要鼓励人类铭记有价值的先人。”
历史是复杂的,也是多因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以便给予我们警示。当然更重要的是,站在历史这座丰富的陈列室里,无数先哲、科学家、艺术家等创造的思想国度,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吸取、去继承。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