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思录》读后感_2600字
(2019-10-06 06:41:04) 读后感 -
《沉思录》读后感2600字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黄金时代的五贤帝之一,被誉为“哲学家皇帝”。罗马城外战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他深情地与朋友一一握手,有如生离死别。朋友们请求他留下自己的箴言,这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哲学思考》。在奥勒留活动的年代,罗马帝国风行斯多葛派哲学——一种圣人的哲学,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神,一个心灵,它分配灵魂给每一个人。人应当摈弃肉体的享受,一切可称为快乐的东西,去完善自己的灵魂。奥勒留向往这种高尚的生活,渴望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哲学家,但是命运让他踏上了一条看起来是相反的道路。《沉思录》通篇充满着对物质形态变幻不实及人生短暂无常的感叹,强调了存在的无意义、无价值。但是从宇宙统一体和自然之神的角度,他又指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沉思录》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是一部主题发散的格言录,不用来教诲别人,而是奥勒留给自己的提醒,充分体现了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学习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则对待所有人,实施平等和言论自由的政体的思想,了解所谓君主,即要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自由。
死亡并不仅仅是自然世界的一种轮回运转,同时也是一件符合自然原本目标的一个环节。
我们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所有的好名声在我们死后归于湮灭。
一切都是依循宇宙本性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是某种看法。
每个人都只能活在当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是当下。
人们对引以为豪之事物的热烈追求,在竭力追逐之后毫无价值!
在离开人世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从不说谎、欺骗、奢侈和傲慢,是一个人所能拥有的福气备至的命运。
对待死亡,不要蔑视,而应该欣然接受,因为它是属于自然意志中的一件事情。
真正的美,源自自身的内在美。这种美的全部原因皆来自它本身,而外在的溢美之词并不能成为它美的原因。
生命短促!所以,你必须凭借着理性和正义来造福当下,一有清闲之时,不如自我省思一番。
你要做到思想公正、行为友善、不打诳语并欣然接受一切事物,将其视为一种必然和惯例,并且来自完全一样的原理法则和渊源。
你只要依循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去做即可,而自己的本性和大家共有的自然之法,实际上是两条殊途同归的道路。
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趋之若鹜就是疯狂。
万事万物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事物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运动的形式则千变万化;几乎不存在静止不动的任何事物。
对于宇宙的物质整体而言,你所占的份额实在微不足道;而相对于宇宙的时间整体来说,分配给你的实在是极其微小的沧海一粟;再者,相对于命运的整体而言,你只是其中的一个棋子而已。
再也没有比内心的升华更具创造性的东西了,你要对人生中呈现在你面前的事物进行系统、客观的调查,而且要在观察事物时始终不忘洞悉宇宙的本原。
只有一件事情最有价值,即在真理和正义中度过你的人生,就算是对说谎者和心术不正之人,也要做到宽宏大量。
不要受困于尚未发生之事,因为如果那是注定要发生之事的话,那么你要照样用你现在对待当下之物的理性坦然面对。
不要对你是否拥有之物想太多,要多想想你认为至善至美的东西,然后再反思一下假如你现在尚未拥有它们,你会多么热忱地去追求它们。
在人类的构成中,社会性居于第一位的原则。而第二位的原则,就是莫要屈服于肉体的诱惑。
可以想想伊壁鸠鲁说过的话:痛苦并非不堪忍受之物,也不会始终挥之不去。 所以,你谨记它是有限度的,而且你也不要在想象中对其夸大。
要使道德品性尽善尽美,就应该把每一天当做临死前的最后一天,既不过于激动,也不麻木不仁或做出伪善的行为。
为自己复仇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变成像对你作恶的那个人一样。
如果这一目标是合适你的,那么你就不再需要苦苦寻找别的目标了。
一个想把所有这些东西都揽入囊中的人,必然处于内心的混乱之中。
保持你自己简约、善良、纯洁、认真的品性,做到不虚伪、对朋友公正不阿,敬奉神灵、仁慈和善,在为正确的事情努力的时候能够做到奋发图强。
所有的事物都是十分渺小、变化无常且极易腐朽的。世间万物不但同形,而且同宗。
接受那些命中注定你必要与之生活在一起的人,还要去真诚地爱他们。
去运用你的能力,不强过你像奴隶和卑贱之人贪图不在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物吗?
对无知之人或不懂自然本性的人,不要做无谓之谈。
人在先天上就是为了行仁爱,当人们做出仁爱善举,或者做出公益之举的时候,他就是依照本性而为,才成为他自己。
它是关于是非善恶判断的准则:即如果一个事物无法使一个人拥有公正、谦和、勇敢和自由的品性,那么对这个人而言就是一种不好的东西。
自然对每个事物关怀备至,不论在开始、过程中,还是在最后。
我喜欢用欢迎的眼光去看待世事并欣然接受一切,且根据事物的价值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如果你因外部事物而感到痛苦,那么实际上真正让你不安的并非此物,而是你自己对这一事物的价值判断。
不知世界本貌之人,自然也无从知晓自己究竟在哪里。而不知世界为何存在之人,亦不会明了自己的真正身份,也无从获悉世界的本貌究竟为何物。
所有事物,如果你只注意到其中的单独个别部分,那么就会降低对其的评价。
容易被愤怒控制的人与容易陷入内心痛苦的人一样,都会受到自身的伤害,并都是屈服的一种表现。
倾向于不公、纵欲、易怒、忧伤和畏惧等,都是对人之本性的背离。
凡在我们能力之外的事情,不要去做,也不要去多想。
我们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对整体分配给我的一切事物,我都会毫无抱怨;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存在的不会对整体中的一部分造成伤害。
属于宇宙整体的各个部分、宇宙里的一切事物,都必然毁灭。但是,要在这样的意义下来理解毁灭,即这只不过是必然的变化。
你要学会沉思,不但要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变规律,而且要保持对这一变化规律的关注,从哲学的高度来修行你自己。
因为达到目标是最好的,如果失败,也要是尝试后的失败。理智之人不论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表现得既镇静自若又积极向上,做到欢闹中不失镇定。
主动接受既成事物的做法,才是理性动物应有的品质;简单依循本性的做法,是世间万物的一种必然性。
在你因为别人犯错而生气的时候,不如马上转而反省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
考察事物本身,将其分为内在本质、外在形式及目标宗旨。
如果是不对的,不要去做;如果是不真实的,不要去说。
首先,凡事应三思而后行,切莫漫无目标。其次,使你的行为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