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小时漫画唐诗(共2册)(独家首发)》读后感_1300字
(2019-10-03 17:44:15) 读后感 -
《半小时漫画唐诗(共2册)(独家首发)》读后感1300字
这次花了近5个小时读完了混子哥(陈磊)团队的《半小时漫画唐诗(2册全)》,对唐朝诗歌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诗即韵文,源于劳动,经周朝发展,形成礼乐制,把礼节、音乐、舞蹈等上升到国家高度,丰富精神文明生活,设置采诗官收集民歌,孔子整理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多为四字一句,有些枯燥。后来荆楚人创造了形式更加自由的《楚辞》,《诗经》和《楚辞》构成了中国诗词 的两大起源,合成“风骚”。后来的诗词在其基础上发展,汉乐府发展为五言诗,五言不够用了又出现七言,字数多了节奏感也强了。诗人们开始追求形式,只注重文字华丽,不注重真情实感。诗歌节奏越来越丰富,古体诗逐渐演变为近体诗,到了唐代就形成了格律诗,即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同时感情也越来越丰富。在唐朝科举制、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等因素的推动下,唐朝的诗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成就了诗歌盛世!
初唐时期代表性诗人,王绩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扭转了前朝只注重形式的弊端,开拓了诗歌题材,为唐诗的发展指出一条新的大路,除了讲究格律,更注重真情实感;陈子昂提出向汉魏学习,创作充满正能量的诗歌 ,写天下大事、百姓疾苦(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经过初唐这些人的努力,初唐的诗歌出现了感情与格律 双管齐下的局面,加之科举制的实时为唐诗发展“推波助澜”。
盛唐时期代表性诗人,贺知章经历初唐到盛唐时已成为诗坛老大哥,他慧眼识人结识了李白大诗人;张九龄是诗人里面官最大的,也是大官里面诗最棒的,他举荐了不少诗人;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唐朝出现了以王翰、李颀、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写进边塞和战争光;以孟浩然、王维(诗佛)为代表的田园派诗歌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王维的诗被称为“唐诗写作之南”;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历经盛唐倒出游历大山名川,写下众多名篇,以酒为伴、旅游、隐居、官场交替,被称为“诗仙”;“诗圣”杜甫,年少轻狂,游山玩水,中年危机忧国忧民,因安史之乱改变人生轨迹,写下反映人民疾苦的史诗,五十九岁病死在船上。
中晚唐时期,各方势力(皇帝、权臣、藩镇、宦官)角逐,唐朝国力下衰。
中唐时期诗歌稍逊盛唐,到唐宪宗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元和中兴”,文体两开花,出现了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捧红了孟郊、贾岛、李贺等人)联合孟郊开创了“韩孟诗派”,风格奇特放飞自我;元稹和白居易等人创立了元白诗派,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用户体验,倡导新乐府运动,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鬼李贺,呕心沥血写诗,其科举、参军、做官三条路皆失败,一生坎坷;刘柳情深,诗豪刘禹锡通古晓今,写诗打遍天下无敌手,最冷诗人柳宗元一代文豪兼段子手。
晚唐时期,“小李杜”和温庭筠等人引领了一代诗歌潮流,杜牧借古讽今,写诗寄托个人抱负;李商隐写下天下第一迷诗《锦瑟》,多首《无题》诗,“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抱负未曾开”,开辟了诗歌全新的小宇宙!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