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17个分身》读后感_2400字

(2019-08-13 04:54:11) 读后感

《17个分身》读后感2400字

作为心理从业者的同行,泛泛的话不再赘述。

讨论卡伦受了多少虐待和她的家庭有多变态没有任何意义,除了增加自己的无力感,无助于解决她的伤痛。反而只有接纳与信任和无条件的支持,才能互相支持着走完这18年艰苦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简述下本书的值得注意的品质:

1.坚韧不放弃,是人最宝贵的品质

医生第一次接手并判断出卡伦的DID症状,治疗了18年从未放弃。从书中的描述来看,的确如最后的作者陈述一样,删减了很多内容,仅留下最精华的部分。书也写了整整6年时间写完,而且完全获得了当事人的同意与协助。

可以看出协作整理文章的人是“爸爸”霍尔顿和“妈妈”凯瑟琳,还有记事很快的朱利安一起完成的,当然现在他们已经合而为一。

在治疗期间,我想医生一定也想过放弃,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形成了我们能看到的,非常优秀的手记

2.医师执业专业度满分

就这一点最特别——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医患关系。医生必须要保持专业——病人来找你的确是诉苦的,但是你不能当做一个一般的倾听者,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找到对方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找到ta的弦外之音,并且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与反馈。

整个过程看上去十分简单,但实际上天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也并非像他描述的如此容易,这与他从业多年的经历有直接关系——毕竟贝尔医生已经有10年的执业经历������完全可以处理好来访者突然情绪的应对以及思索

3.以身作则,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相信有不少家长都觉得自己说过了,就完全没有自己的事儿了,其实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言传的太多了,没有身教,孩子就会陷入混乱,而且觉得你很虚伪;如果你身教的太多而不言传,孩子可能只会学习你的行为,并不理解有什么意义。这两种情况明显都不是家长想要达成的目的。

其实只有像贝尔医生这样正直的人,才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来访者进入正常的生存轨道,通过每周的不断联系来强化这些新学到的内容——其实来访者就是咨询师的一个分身,通过来访者完全能够看得出,这个咨询师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

读完本书的感悟与值得注意的细节:

看本书过程中,鲜有以医生视角描写全部治疗手法与过程的书籍。医生也是人,不是某种工具或解决方案,而是另一段寻找自我的开始;同理,认真的对待病患而不是应付差事,才让贝尔医生有了今天的成就。

1.关于医生自身的性格特质

贝尔医生的确是模范人物,在处理卡伦的事情上。但他做了很多国内执业要求禁止的事——尤其是留私人电话,这等于是给了患者骚扰你的最简单方式。

这在执业规则中是绝对禁止的行为。而且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牺牲了很多个人时间,甚至是下班后听录音,与妻子分居的时候亦是如此——现实中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卡尔占据了太多医生的个人时间才导致婚姻破裂,文中并未具体描述,但这件事对于医生来说一定是有影响的。

不谈个人情况,单说医德,贝尔医生真的很优秀,而且可以说关怀过头了——这在心理咨询领域可以说是大忌,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牺牲与坚持,卡伦也无法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有利有弊,望看官们注意。

2.埋藏深处造成卡轮冲突的原因

文中有个描述不太多的的细节,就是宗教信仰的冲突。

除了奶奶的包容和妈妈的视而不见之外,造成他祖父和父亲这样对待他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信仰撒旦,认为人是有罪的,而不是信仰天主教——这是几乎相反的宗教信仰冲突,尤其是这种行为还有很多当地有地位的人物参与。

再加上卡伦是个小孩子,自身力量本来就很软弱无力,完全没有办法反抗大人们对他的种种兽行,尤其是这些行为还加上宗教的语言去束缚对方的行为,并且极尽羞辱与斥责的能事——就更容易让年纪小的孩子感觉精神错乱,无助,痛苦,产生死亡的念头。

一般正常人在这样的影响下都无法保持人格稳定,这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卡伦会用这样困难的方式来处理这种令人痛苦和绝望的感受。

3.推荐同类型的书,看本书之前建议先看24个比利与比利战争这两本。

文中介绍了多重人格的成因,是不断反复的被性虐待以及侵犯,而且在生活中完全没有帮手,以及站在自己身边的人,才会形成这种特殊的自我防御机制——即使她身边有这样的人,比如奶奶,这个人的能量仍然势单力薄,完全无法跟这样的邪恶力量进行搏斗——但至少在她心里种下了种子,让她在日后能够进行就医行为,实属难得。当然他们也会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自愿运用保护机制来产生新的人格。这个卡伦的案例实属罕见,毕竟他自己愿意配合,之前也得到奶奶的过支持,而且有一个内部帮手帮助他完成人格的融合——即使这样完全融合仍然用了18年的时间,这时间跨度真的可以算个人史诗了。

毕竟在许许多多的案例里,有很多人已经撑不住,没有等到好医生的那一天就选择了死亡,真是一件十分惋惜的事。还好,卡伦等到了这一天。

当然,我们值得注意的是,多重人格的案例与自闭症儿童有十分相似的地方,ta们不主动选择成这个样子,而且灵性与感知能力都优于常人,只是他们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和一双信任的眼睛,去帮助ta们发展这样的能力。而且一般这样的人求生欲非常强(否则他们也称不到看医生的时候),这种天性如果运用的好,ta们完全有能力成长成为一个正常社会人——当然也需要医生与他个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共同完成。

不知道是不是女生情绪更敏感,也更容易受到侵犯,在24个比利中,受害者也是女性。而且在受害者没有什么精神支柱的时候,DID反复发作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能刚刚做完融合,后面又出会出现新的人格。

不得不说在这个卡伦的案例中,双方都十分幸运——而且最重要的是,医生没有强制要求卡伦做任何事情,都是慢慢去引导卡伦自己做出决定,这也为她今后自己处理个人的事情打好了非常棒的基础。

十分感谢贝尔医生与卡伦合作的倾情付出,我才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学习整个治疗过程。也更明白一个受到如此严重创伤的妈妈,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也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的这一事实——这一点对于受过创伤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相信这本书也帮到了不少家长预防儿童虐待事件,谢谢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