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读后感_800字
(2019-10-29 20:43:59) 读后感 -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读后感800字
作为心理学爱好者,二十多岁的青年,一开始就信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喜欢解梦,探索潜意识等,对阿德勒没怎么听说过。看了这本书后,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对个人和家庭的自卑,这两点得承认存在。可是关于如何获得生活的勇气,以及如何端正对待人际关系,本书无法提供具体做法,就像是带你到门口,自己想想怎么入门并待在里面。把除我之外的所有人当做伙伴,不要搞敌对,要和谐,要平等,要为他人贡献以实现自身价值等理论,听起来很不错,做起来超级难,还说不用管别人有没有这么做,从自己开始做起。这不是去除烦恼那么简单,是要当圣人的节奏啊。接纳自己的平凡,别在意他人评价,不用规划,那么大学毕业生随便找份工作做做,或者家里蹲不就可以了?不用为不够钱烦恼,不用给父母生活费,甚至不用考虑婚姻和终生事业,反正想那些就会不开心,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就算咯?
突然意识到,在各种人生大事面前,心理学的作用不大,即便心态好了,人的欲望还是存在的,只要欲望存在,就还会有心里矛盾和现实困境,就算心态再好,该面对的问题不一定能解决好。接纳自己,就会不想努力了,顺其自然,时间一久可能还是会不甘心,这是消极;不接纳自己,就会苦恼纠结如何改变,容易钻牛角尖,自暴自弃或怨天尤人,也是消极。怎么样都很难。
目的论的角度有点意思,但也只限于小矛盾,关于人格问题,也许只能从过去中找原因,才有助于改善。而人格又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会不断影响自己接下去的行为和生活。所以觉得目的论不能解释一切。
会不会,心理学只是一种借助科学的外壳来自我安慰的说辞,那些不想活的人,并不是想不开,而是想开了,觉得安慰自己也没意思了,反正这种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已,所以算了,来到世上,并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事,但是生命的离去或留下,是可以自己选的,别人不能干涉。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