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读后感_1500字

(2019-10-06 08:41:40) 读后感

《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读后感1500字

最近有人总结日本人获诺贝尔奖得主时发现,他们多数人还都是是在企业工作。从本书作者简历看、现在开始就有与写作有关的公司,自然认为他能够经历市场调节,其写作质量内容应该不错。一读书,果然如此,还放不下。
本书最大特点是有作者个人创作经历,不像不久前读“拆书帮”或者“山寨帮”一作者写一本缺乏新意,教人“如何写作”书。本书写作经历都是他实践证明有具体实践应用意义。它自然不像那些“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书那样,作者自己都还不能运用自如,就敢放在书中去坑人。此不就像开假药的偏方?……。
本书的目录也有特色,读一次就可以知道,它是否是自己喜欢点的菜。 作者认为:作者“拟标题的时候要回归人性,回归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情绪,要激发好奇心,激发认同感,激发危机感,展示回报值,展示新闻点,这五条既是你拟标题时的核心技巧,也可以变成你拟完标题之后的检验标准,一个标题满足的上述要点越多越好”。其实一本所谓好的消闲娱乐书都需要有上面五条。另外,他在选题,素材,收集资料方法,文章结构。现代分子生物学早就知道,结构与功能有关系。本书作者认为:关心文章的结构,本质上是“会更加理解且重视主题的确定、框架的搭建、开头结尾小标题的运用、逻辑的严谨性、论证的精彩度、排版的呈现等”。或者讲,注意文章的结构,本质上就是关注文字的大眼光,下笔成章有力。
还因为“建一座大楼,不能没有设计图就直接开始砌砖建墙,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的框架就如同房屋的设计图一样重要。事先搭建好文章的框架,作用在于确立文章的写作主题和行文方向,让你的表达更有逻辑,主题更加明确,而且因为你的写作有了方向,你知道每一步该写什么,你的写作效率会更高”。不观全局,不足以为谋。不预则不立。另外,再关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正所谓,“抓二头带中间”的过程。最后部分,还有一点与写作与作商业或者影响力有关的关系学,呵呵,有意思。
非常喜欢作者其中的一观点,写作不仅仅要逻辑性强,更重要应该是关注,成功写作的关键之一就是“创新过程”,他提到“如果这个世界上少一些写作套路,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一些无聊的作品,因为作品的竞争力是创意”。在现实生活中,凡用上山寨帮的套路,容易上瘾,特别不幸的还有,他们以后写出的任何东东,总会被人甚至被抛弃,或者被贴一个不公平标签,难以翻身。正如同江湖上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滴。因此,不能不为本作者脱颖而出之劳累,及创新精神点赞。
不过奇怪或者可以理解的是,作者自己居然也总结所谓“高级一点的写作公式比如以下六条。
(1)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话题。
(2)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
(3)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4)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5)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价值。
(6)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次招博弈吗?
他书中提供了一点破解密码。其实,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不少看得开,一招比一招“稳,准,很,“毒” ”写作技巧,绝活。此处不透剧情。
例如,其发泡泡攻略总结是,“优质选题既要符合好文章的定义,又要做到传播广、阅读量高,基于此,我们做选题时要围绕五点:戳中普遍痛点,引发群体共鸣,制造身份认同,借用热点势能,多维度提供新知”。用土话总结出来,要会忽悠,必须能拉大旗,作虎皮。……及时动手写作,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想清楚了再动笔,因为你是想不清楚的;写作是动态的过程,我们只能在写作过程中想清楚;动笔开始写是治疗写作拖延症、恐惧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写作要遵循先完成再完美的原则,先成稿再修改”。
尽管它有时候有点重复,啰嗦,但是这本小册子应该值得喜欢发泡泡读者收藏,尽管有书卡。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