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美国陷阱》读后感_1100字

(2019-10-02 20:37:14) 读后感

《美国陷阱》读后感1100字

感触颇深,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HW成为靶子、孟晚舟被拘的情况下。


总结几点感受:


1.个人在面对一个国家司法部时的渺小和无助。作为公司一员执行的事务,最后却被公司和国家司法部两面夹击,而且还不是自己祖国。一个人面对一整个系统、团体时的无奈,异国他乡的无助、高墙铁网下的“暴政”,被公司抛弃的绝望,生活被改变的入狱经历。


2.看完这本书忽然意识到个人对于法律知识多么无知。连作为高管的皮耶鲁齐都是在意外进入监狱后,才逐渐了解“反腐败法”,假释期间才知道公司有权利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他个人的律师费。而我们每个人,不都是一样的不了解我们作为雇员,公司需要给我们提供什么保护,公司给我们购买的五险一金有什么用途,出了什么事情应该找公司哪个部门处理,什么情况下被法律部门拘留应该做什么找什么人。法盲可见一斑。


3.A国双标的行为无论在书中还是现实中都显而易见。作为霸权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让它能够拥有更多权力,但就如同作者说的,现在各国难道不正是到了奋起反抗的时候吗?还要等到更多的高管被陷害,更多的别的国家先进的大公司被搞垮了才去采取行动吗?现在世界格局在慢慢变化,逐渐美国将不再是科技老大,拥有更多科技力量的国家会有更多发言权,然后再积极斡旋其他的话语权。当然首要的还是不要成为A国的靶子。


4.公司行贿问题,如果认真追究起来真的会有一家公司是清清白白的吗?在市场环境下,但凡为了利益,就很难独善其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程度决定了能看到多少,只能说法律更多想追求更公正清白的环境,但以这样的卑鄙方式对待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未免太过违反他们“自由、平等”的宣言。发现T成为总统之后,连同司法部领导、法官等都更以商业眼光来处理问题了,虽然想达到的目的成效更好,但确实吃相难看。“罪犯”和法官们明显不在平等的地位,律师也是那些钱但是不办事情,稀里糊涂,一副事不关己我照样拿工资的姿态。当然,大天朝的律师也是一样,你见过几个人真的去找律师维权的?权利没要到,先把自己腰包掏空。


5.作者前半段完全描绘出了突然入狱以后感性的反应,要求正义、公平的想法,以及觉得不可能、怎么这样、为什么是我的歇斯底里。到后半段假释之后,言语中就恢复了逻辑和理智,说实话,我们每个平凡的人入狱之后都不一定比作者心态更好、更有逻辑、更理智。也许任何的经历虽然不愉快都能让人成长,与监狱中各式各样各国的人相处时的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也都成为作者与其他人相比的特殊的财富。任何的小群体都会有江湖、规矩,活下来,就能有另一番天地。


多学着法律吧。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